您的位置  阜阳经济  网事

勿忘国耻!忆往昔峥嵘岁月,邯郸 90 岁老人手写《抗战回忆录》

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伟广)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9 月 18 日上午 10 时 0 分至 10 时 23 分,邯郸市上空响起了防空警报。在阵阵刺耳的鸣笛声中,邯郸市 90 岁抗战老兵刘振峰笔直地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一本《抗战回忆录》,望着天空久久不语 ……

刘振峰老人生于 1930 年 4 月,系原邯郸地区永肥县(现分为永年区、肥乡区)东大由村人。刘振峰年幼时,望子成龙的父母省吃俭用把他送去了私塾。几年下来,在当时教育大环境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年幼的刘振峰成了附近屈指可数的 " 文化人 "。可好景不长,9 岁那年,刘振峰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 当时我年幼,记不清事,还是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我们家是从山东兖州逃荒过来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基本没有了收入,也没亲友能够依靠,国家又是连年战乱,孤儿寡母只能缺衣少食挣扎着过日子。" 刘振峰感慨地说," 当时还是想要继续读书的,可吃饭都成了问题,读书就更不可能了。" 于是,9 岁的刘振峰放弃了学业,开始和母亲一起务农养家。可身处沦陷区,饱受日本侵略者剥削欺凌的家庭,即使每日辛劳,仍不能果腹。面对这种状况,刘振峰心里的 " 抗日 " 想法一天天坚定。

1945 年春天,刘振峰告别母亲,离开了生活 15 年的村子,投奔抗日队伍,成了中共永肥县第六区抗日联合救国会的一名新兵。" 参军的具体日子记不清了,就记得当时领导一看我,长得又瘦又小,说‘你年纪太小,去不了前线’。后来再聊,知道我上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就说‘去当通讯员吧’。" 刘振峰老人回忆说,通讯员并不好当。通讯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络各村、区公所和救国会,进行信息传达。他当时负责十几个村的联络工作,一有会议或者紧急情况,就得立马去各村通知。那时候也没啥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两条腿,经常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当时为了尽快传递信息,不耽误抗战事业,他顾不上喝水吃饭,腿跑肿了脚起泡了,那都是小事,就怕碰到敌人。彼时,包括其老家东大由村在内的永肥县部分地区还被日寇占领,遭遇日寇的可能性极大。幸运的是,直到抗战结束,担任通讯员的刘振峰一次意外也未发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刘振峰老人跟随部队,继续转战南北。1946 年春天,刘振峰因工作突出,被调到刘邓大军,担任供给处的通讯员。1947 年 6 月,他作为后勤保障人员,跟随一线部队,挺进大别山。1948 年,刘振峰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队四旅十一团供给处通讯员,后因部队被打散,又到中共山东省南华县(原属山东省菏泽市,后被撤销)独立团当战士,转战菏泽全域。随后,他被补充到华东军区政治部工作。1949 年 4 月,刘振峰作为二线后勤部队的一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在一线部队渡江后的第二天,与十几名战友一起乘坐一条小船,划过长江进入南京。

1955 年,刘振峰从坦克二师司令部文印组复员后,分配到永年县(现为永年区)文化馆工作。第二年,他被调到邯郸地区运输公司工作,直到 1990 年离休。之后,老人开始练习书法,书写的内容大多是抗战情节," 能一边练习书法,一边回忆过往,我感觉养老生活也挺充实。" 刘振峰说,除了书法,自己还喜欢集报,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件。前几年,他又手写了《抗战回忆录》,试着记下曾经的岁月 ……

" 大年初一攻克定陶 "、" 炊事兵捉俘虏 "、" 我的回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第88届奥斯卡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