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生活  特产

河南新乡:党建助力“土特产”提质升级

  为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河南省新乡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积极推动各领域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助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新乡市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通过选优配强村党支部队伍,加大“田专家”“土秀才”培育力度,深化“乡村一体”“支部联建”“逐村观摩”和“党建+金融”“党建+全科网格”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各类人才下沉乡村,带动群众立足本乡本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土”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取得新进步。

  3月19日,“中原农谷首届桃花节”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开幕。竞相盛开的桃花,引来游人如织、宾客似云。大家在赏桃花、挖野菜、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种子的神奇、农产品的魅力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我们依托沿黄自然生态优势,在滩区种植优质桃林达3万亩,是河南省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桃果种植基地,年产量达1亿斤,产值达到3亿元。”2022年,盐店庄蜜桃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桥北乡周海卿说,这次举办桃花节,就是按照“五星”支部创建要求,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和条件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新乡市设立“牧野英才”“项目支持”和“创新创业基金”等专项资金,发挥“新乡人才战略联盟”作用,促进高校院所专家人才与乡村产业深入融合、协同创新,聚力“一县一业”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原阳蔬菜、水果、大米,延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获嘉花卉苗木、香菇,辉县中药材等产业创出特色、形成品牌。

  积极吸纳多方面人才进乡村、当“领头雁”,采取“支部+基地+合作社+公司”等方式,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原阳县路寨乡指挥寨村在党支部陶云波的带动下,通过发展鹅苗孵化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人均增收两万元以上,被誉为“河南省国鹅孵化产业第一村”。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位于太行山南麓丘陵地带,土壤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宜红薯生长。为把“土蛋蛋”变成“金豆豆”,让红薯等土特产变身为高端商品,裴寨村党支部裴春亮带领村民开展“红薯”,注册“裴寨村”特产商标,规模化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2022年,裴寨村仅加工生产红薯酸辣粉一项就实现年产值3.5亿元,擦亮了“土特产”的金字招牌。

  新乡市统筹党建链、产业链,制定102条扶持措施,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提供服务保障、动力支撑。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抱团式”“式”“链条式”发展模式,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7家、国家级产业强镇5个,支持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6家,推动特色产业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

  为加快乡村产业“聚产成链”“抱团发展”,获嘉县积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香菇产业涵盖5个乡镇,年产值2.8亿元,年产鲜品近万吨,带动近万人就业。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推进合作社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共签约上下游合作社17家,带动116个村、7100多个种养殖户持续增收。

  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的路上,新乡市还健全“双绑”机制,积极探索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培育直播电商、非遗文化、乡村旅游、绿色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把增值收益留在了乡村,留给了农民。

  “通过党建领航,盘活‘土特产’,我市已涌现出多个产业兴旺样板区。”新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要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力量放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带动广大群众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描绘乡村产业振兴新图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