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文化

魏鹏举: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

本站

近日有关于本站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本站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本站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本站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本站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文化强国”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对此的认识,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概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维度。一是文化实力强大的国家,即对“文化强国”一般意义上最通常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文化赋能强大的国家,即文化可以让国家更强盛。二者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但仍存在相互关系。

  第一个维度的理解有其局限性。文化实力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强大?目前,一方面,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另一方面,在文化定义层面上,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争议。

  首先,文化实力强大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很好的且有共识的量化方法或标准。文化实力,一方面涉及公共文化。公共文化的标准是能够满足人们最基础的文化需求。一是保基本,二是实现尽可能的均衡,三是尽可能实现可达性。“基本”就是人们最最基本的文化诉求。文化诉求很多元,最基本的文化诉求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如我们国家的基本文化诉求可概括为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对网络文化的需求是不是也属于公共文化范畴?因此,基本文化诉求在不断变化。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实力也是文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实力强大与否,有些时候可以从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来描述,尤其是从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家GDP的比重来衡量。这种方式似乎是可以量化的,但其实也有很多问题。一是文化产业在全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统计可计算的范畴,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地区,文化产业在统计上都有差异。另外,即使文化产业增加值能够占到GDP的5%及以上,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还涉及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是否更高质量的问题。如我们国家文化贸易中占比较高的文化产品贸易,其中主要产品是工艺品。虽然我们国家每年文化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非常大,但是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强大,而非文化的强大。文化贸易中更能体现文化吸引力和软实力的是文化服务贸易。有可能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或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比较好,但是其产业结构的质量并不高,产业附加值也很低。而且在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方面表现不强,很多时候可能只是给一些其他相关行业做代工,所以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实力强大。

  其次,关于第一个维度的解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甚至是争议。争议主要聚焦于文化是否能分为强和弱,在文化理论上或者社会伦理意义上,存在明显争议。故对“文化强国”理解最通常且最主要的一个维度,有其相对不严谨,甚至有一些争议的地方。

  第二个维度的理解,一方面是对第一个维度认识的很好补充,另一方面也体现出2035年远景目标的文化战略定位。文化建设要达到强国的高度,一方面,文化本身要做得更完善,激活文化消费,使其更好地适应文化需求,以此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另一方面,文化要能够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尤其在软实力方面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对旅游赋能,即文化要为旅游塑魂,要提升旅游的品质与内涵,要赋予旅游更丰富的商业模式,要增强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另外,文化与体育的融合、文化与农业的融合、文化与工业的融合,都是文化与其他相关产业在产业经济层面通过融合带动形成综合作用,赋予相关产业更大的附加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在2035年远景目标里,文化强国排在首位,引领其他强国的建设,是实现其他强国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之所以将文化强国作为第一个强国目标,一方面在于文化本身要强盛,另一方面在于文化的发展要能够带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内涵提升和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然不仅仅是文化自身建设的完善和强大,更是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赋能,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塑魂和赋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