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生活  旅游

单身女性想要“借精生子”,可行吗?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王春霞

  董小姐是位38岁的城市白领,高龄,高学历、高收入。对感情的要求也非常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慢慢地打定主意要独身。虽然没有对象,但董小姐希望有个自己的孩子,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单身女性的意愿。

  大龄女性未婚比例上升趋势明显

  “剩女”,这个带有一定歧视性的词汇曾一度被热议,网上甚至出现不少调侃的段子,诸如:25岁-27岁是“剩斗士”,28岁-31岁是“必剩客”,32岁-36岁是“斗战剩母”,36岁以上是“齐天大剩”。这些词汇都很刺耳,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生活中大龄单身女性的数量在增加。

  2000年第五次全国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5岁-29岁的未婚女性占比比较小,仅为8.67%,但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这个比例上升到21.62%。2000年30岁-34岁女性未婚比例仅为1.35%,但到2010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35%。数据表明,大龄女性未婚比例确实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不结婚不代表不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恋观也在发生变化,有不少女性主动选择单身。像董小姐这一类女性,她们经济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排斥爱情但对另一半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宁可单身也绝不将就,不会为了生育勉强自己步入婚姻。不过不结婚不代表她们不渴望拥有孩子,其中不乏有人希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属于自己的孩子。

  关于女性单身生育这一话题在网络上一直也有不少讨论的声音,前一阵子一篇《砸50万生五国混血宝宝,女总裁“无偶式育儿”》的文章就引发了不少的讨论,网友“yuki”表示:有能力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多好;百度网友“02c”留言:母亲真的能代替父亲?父母的爱都不可或缺;“喜欢大海的女子”表示,好酷啊!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她就是我的榜样……其中不乏有人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单身也希望能够生育自己的孩子。

  如何看待单身女性通过供精生育孩子?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24岁的上班族范小姐认为,每个女性都有生育权,不能因为其单身就被剥夺这项权益,只要女性本身有足够的能力养育孩子就应该支持。

  36岁的李女士认为,生育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养育一个孩子不仅要有物质的付出还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的时间,对于单身母亲来说,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所以为了孩子要慎重。

  26岁的小邓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的角色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否认有一些人的确会对“单亲孩子”存在歧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但我希望将来我的孩子能够得到爸爸妈妈共同的爱,而不是一出生就是‘单亲孩子’,这是孩子自己不能选择的。希望优秀的单身女性能够多给我们这些’剩男’一点机会,我们会很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的!”

  单身女性是否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生孩子,面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

  目前的法规禁止单身女性通过人工授精生育子女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研究员崔毓桂介绍,我国卫生部在2003年7月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精子库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包括AID),以免引起伦理与社会问题。因为该技术涉及第三方的亲子关系,伦理问题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在伦理委员会和卫生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进行,控制供精质量和禁止一份供精使多名妇女受孕的现象发生。也就是说,对于未婚女子、离婚妇女、丧偶妇女以及同性恋女子,我国目前的法规是禁止其通过人工授精生育子女。

  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伦理观念在发生变化

  记者采访江苏省卫生法学会相关专家了解到,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无法离开社会民风民俗的基本认同。单身女性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孩子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事情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其可行性,还要考虑社会规范问题,辅助生殖技术需要通过医院来实现,医院开展此类项目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范,目前单身女性供精生育,不符合国家基本法律法规。

  孩子的出生是被决定的,作为孩子而言,从其出生之日起,其地位和权益应平等地得到法律支持和伦理认可。不可否认现今的社会伦理不容易接受人为制造的“单亲儿童”,也还不能做到毫无偏见地对待单亲子女,因此单身女性的生育也因缺乏伦理基础受到限制。

  目前对于单身女性来说,拥有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难题,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以前不被接受的伦理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相关的法律规范是否会改变,往哪个方向变化,值得人们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