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杂谈

控制理论、智能制造与CPS演进关系杂谈

  自动化领域的本科生都要学两门课,即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从表面上看,一个是传递函数方法一个是状态空间方法。深挖下去,在思想层面也是有很多差别的。

  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思想体现在“反馈”这个概念上。如何深刻地理解反馈呢?在我看来,要深入理解“反馈”,应该看与它的对偶概念,也就是“前馈”。前馈就是接到指令以后,按照预定的逻辑顺序执行。用前馈的前提是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多数机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前馈。如果把机器看作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系统,其功能体现在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其中,系统的输入包括操作要求和难以的干扰。要让系统达到预定目标,就要隔离各种干扰。比如,机器的外壳往往就是用来隔离干扰的、汽车用油的质量稳定也是用来隔离干扰的。

  有些情况下,干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相当严重。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反馈”的手段来了。瓦特就曾经用反馈的手段控制蒸汽机的速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端的生产技术似乎没有不用“反馈”的——就像炒菜几乎没有不用盐的。在维纳看来,“反馈”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特别精确的模型,可以通过逐步的修正达到目的。尽管如此,在我看来,把干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前馈做法,仍然是工业界的基础或前提,反馈是对前馈的完善手段:盐对炒菜很重要,但菜的主体还是菜而不是盐。维纳也意识到,反馈的过程可以积累经验。有了足够的经验,很多反馈就可以变成前馈了。

  要“反馈”就要有信息。但有了信息并非就有了一切:确定反馈量的控制算法就是一个难点。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难点,是因为很对控制对象是“动态系统”:指令下达了,要慢慢地发挥作用(就像刹车不可能马上刹住),有的时候甚至先要向相反的方向走一会才能回来(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论中的大量理论,就是围绕这个难点来的。否则没啥理论需求啊。谈到这里,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若干年前,某985高校副校长的一位在职博士要毕业,要我来审阅论文。这位在职博士可能是哪个单位的领导,专业水平实在太差:论文的出发点居然是把对象简化成无动态特性的对象。我把他的论文退了回去:“如果一定让我审这种缺乏专业常识的论文,我不会让他通过。”

  维纳研究控制论的时候,基本上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来描述对象。进一步发展下去,人们开始用微分方程组来描述了。其中,微分方程组中的每个变量被称为“状态变量”。于是,经典控制论就上升为现代控制论了。现代控制论这样理解控制对象:“输入影响状态、状态决定输出”。对于这样的模型,卡尔曼提出了两个基本的概念:“可观性、可控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输入,把“状态变量”控制到某个特定点;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知道“状态变量”本身。基于这样一套理论,控制器设计就更容易了。

  然而,无论是经典控制理论还是现代控制理论,其局限性都是很明显的:用(线性)微分方程组描述。再往后怎么发展?我博士论文研究的线性控制,但非线性控制的难度大、适用对象少。我费了很大力气却没得到什么像样的结果,只是混了一顶博士帽子。为此,我一直反思:用直线型思维搞科研是要吃苦头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