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生活  旅游

秋季艾灸好时节 散寒除湿、调理气血,陈霁岩为楚中督学搜惠兔

天气转凉之后,适当补充机体阳气对养生是十分重要的。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秋季正是艾灸的好时节。那么,秋季艾灸需要注意些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强调“顺时养生”,即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来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天养生一定要收敛人体的真阳,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中医的养生治病手段,艾灸有着许多保健作用,秋季艾灸,有益身体健康。

秋季艾灸好时节 散寒除湿、调理气血


艾灸有哪些保健作用呢?

一是调和阴阳。中医认为,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是决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可达调和阴阳之功效。

二是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故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三是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四是温肾助阳,补中益气。

艾灸养生,三个穴位是关键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灸此穴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灸关元穴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隔日灸1次,每次20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常灸足三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常灸肾俞穴可以缓解腰疼、治疗高血压、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解决神智问题、记忆力下降、头发早白脱发、眼睛干涩、耳鸣等。

艾灸使用要注意 过饱者慎用

秋季的艾灸养生对于初次艾灸的人应当注意,一般选用艾条为宜,将艾条点燃,然后找准穴位,将艾条悬于人体穴位的之上3厘米,根据每个人承受的热度,艾条贴近皮肤的距离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以人体感觉微微发热,局部皮肤微红,但是又不烫为合适,一个穴位大约灸10-20分钟。此外.在施灸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最后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艾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