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生活  旅游

焦虑、烦躁、易疲劳……合肥市民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合肥在线讯(李皖婷 记者 李磊)小王最近很烦。他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他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到岗工作,每天不仅工作任务重,还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是我,我的同事、朋友、家人里很多都觉得焦虑、紧张,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都紧张得要命。”小王苦恼极了,却不知如何排解。

2月5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钟慧表示,危机事件发生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改善。不过她也提醒,如果发现自我调节已不起作用,最好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应激反应分为四个阶段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些人表现得不知所措,有些人则紧张、焦虑、恐慌,还有些人不以为意,这其实都是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

钟慧介绍说,心理应激反应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警觉期、消极防御期、现实适应期和恢复成长期。  

警觉期的主要表现是:震惊、恐慌、不知所措或脑子一片空白;

在消极防御期时,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绪,本能的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如:否认、退缩或回避,或高度警觉,或漠视危险的存在,或控制悲伤的表达;

危机一段时间后,人们会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解决当前问题,焦虑逐渐减轻,自信心增加,社会功能恢复,这就进入了现实适应期;

等进入恢复成长期,多数人在经历危机后更为理性、成熟,抗逆力如抵抗力、复原力,复愈力等增强。

危机事件导致多种心理生理反应出现

疫情期间,有些人即使宅在家中,也会觉得自己头晕、心慌、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这些可能是危机事件导致人们出现的心理、生理反应。

钟慧介绍说,除了身体易疲劳、精力下降、可能伴有头痛、晕眩等症状以外,常见的生理反应还有心血管系统问题、呼吸系统问题、消化系统问题、泌尿系统问题、皮肤问题、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则会出现易烦躁、情绪不稳定、易发火,消沉、忧愁、情绪低落、情感迟钝,丧失信心、自责、产生绝望感,对周围同事、家人有疏远感,缺乏耐心,感到不够安全等。

认知反应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决策能力下降,判断力下降,优柔寡断,记忆力下降,对自己及周围环境容易出现消极态度。

除此之外,人们可能还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采取吸烟、饮酒来缓解压力或有网络成瘾等,还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如何自助应对?心理专家来支招

钟慧表示,自助应对心理危机,我们要做到正视疫情信息,接纳心理反应,适度活动、情绪宣泄,为自己营造安全感,同时保持放松,激发内在力量。

钟慧也介绍了一些行为调整的方法,例如使用手指操、颈部操、八段锦、瑜伽、热水澡等进行身体放松,还可以进行腹式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蝴蝶拍”,做自己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不过她也提醒,如果这些都不能帮助你调整情绪,最好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那些因为太过焦虑睡不好觉的人群,钟慧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维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没有标准,只需睡到第二天精力恢复即可;每天同一时刻起床;睡不着不要硬睡,可以起床做些活动,待疲倦后再睡;避免白天午睡或打盹。

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规律锻炼,注意睡眠2小时不能剧烈锻炼;规律睡前1.5-2小时热水浴;睡前1.5小时内避免接受强的刺激;睡前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别把问题带到床上。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寝具舒适;确保卧室不受光线和声音的干扰;确保卧室夜间的温度适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餐,且不要空腹上床;夜间避免过度饮水;减少所有咖啡类产品的摄入;避免饮酒,尤其在夜间;避免夜间吸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