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生活  生活

夜读丨或许我能改变点什么

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文学、史地和写作。读初中的时候,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读给本班和别的班级同学听,并把作文本给年级的同学传看。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肯定,虽然有时候作文本再也回不到自己手中。

后来就喜欢上了写作文,喜欢随手写点东西,也写了很多,但觉得这只是出于兴趣和爱好,自己也觉得这和文学创作的距离非常遥远。几年下来,竟然积累了厚厚的几本子。遗憾的是大学毕业的时候,这些东西连同托运的行李一并丢失了。

工作之后,闲暇之余,自己也坚持写作,将自己的见闻随感等写下来,并分享给朋友。朋友们都说读这些小文章轻松愉快接地气,并希望我能够多分享一些历史知识、游记、家乡风俗、乡愁;推介家乡;传承传统文化,倡导社会新风尚;书写生命感悟、表达生活情趣与体会等方面的文章。

于是,一路走来,竟然也是 "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了。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并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总希望能够去那些在中华文明史中耳熟能详的地方走一走,去印证纸上得来终觉浅,或是去雄壮抑或是丰富自己的内心,或是去消去心中的疑惑,或是去锐化自己的所思。读书,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和全盘接纳。将自己的见闻、认识和所思表达出来,是对历史和旅游的推介,让大家喜欢看书,喜欢历史,去热爱美丽甘肃,热爱祖国美好山川。如《避暑甘南》《从张掖丹霞到皇城草原》《别样裕固》《景泰赋》等等,就是这样。

作为一个外出工作多年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情结越来越重。每次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心情总是非常复杂。家乡的新变化让我们倍感喜悦,但浓重的乡愁始终氤氲在心头。于是就想去写一写家乡的风俗和传统。以期告诉年轻的一代人,昔日的家乡,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风俗和传统;告诉他们应该去珍惜今天的生活,去传承和坚持我们民族文化中那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做背离文化传统的一代人。如《乡愁,在我的梦里》《芦阳的热炕》《艳丽的糖精水》等。

我尊重那些至今依然坚守在村庄的人们。虽然社会的发展,让他们物质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留守群体的老弱两级化和文化生活的匮乏,让他们精神倍感孤独。只有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当前的这种面貌才能改变。常常也将这些作为写作对象,用文章去告诉身边的人们,社会、我们应该多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有人说,我的家乡是落后的,但是那里有散落在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岩画、张家台遗址、黄河索桥古渡、媪围古城、汉明长城、永泰龟城;还有品质优良的瓜果和其它特产。那里更有勤劳朴实的人民,是他们的勤劳和坚守,让家乡旧貌换新颜。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介绍家乡,去向世人推介家乡,推介甘肃。苍凉是历史的浑厚,奋进是时代的责任。我想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家乡,来了解甘肃。如果我们都可以这样,那么甘肃就真的可以成为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也许,我的力量是微渺的,但囊萤也可映雪。一如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石碑上的文字:"……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是啊,然后谁知道呢?于是,我就想去做好自己。从自己做起,去写点东西,分享给朋友,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些什么。

今天,我们都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安定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的幸福感,新的社会风尚已经形成,社会生活中,带给我们的感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勤于传递美好,乐于增进和谐,我们所处的时代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就像鲁迅先生建议的那样:" 愿中国青年都 ……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其实,发光发热是生命的责任,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不谈文学的责任,就我的责任而言,我认为应该这样。

拒绝刻意,喜欢自由,尊重生命的个性特征,对卑微生命的仰望,对顽强生命的崇敬,对率真生命的礼赞 …… 让我不能停下手中的笔,迫切的去写下我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写下那细微而让我心灵触动甚至震撼的点滴。在浮躁的气息里,人们常常会忽视淡漠那些生命和生活的本真,而刻意于追求思想的某种错觉,这也就成为了许多人获得感少、心累感强的原因。于卑微中找到高尚,于平凡中找到伟大,哪怕是砖石缝隙里的一棵草,哪怕是生长在楼顶的一棵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事;以一种仰视的姿态,去对待生命,一路就有感动相伴,有乐观相随,幸福感也就多了。

作为一个老师,我常常教学生去如何观察生活,去思考和感悟生活,去书写生活。我也将自己写的随笔和写作心得分享给学生,很多同学受我的影响也喜欢上了写随笔,三年的时光里,部分同学竟然写了 10 多万字,并且很有可圈可点之处。有个同学在博士毕业后说:" 毕业论文能够一次过的原因,是初中时候写随笔打下了坚实的写作基础。" 我觉得有这个因素吧。写作,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和意图,不致人踟蹰于一时,不正是人生的快事吗?

那是 2008 年的时候,我所带的毕业班级里一个学生因病离世。这件事对我影响至深。周末,我和学生们去医院看望她,让同学们写文章鼓励她,但这个世界最终没有留住那个美好的生命。我也将这件事视为对学生们进行生命教育最珍贵的契机,他们此后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高地认识。我自己写文章,也发动同学们写文章、写随笔去纪念那未盛开就过早凋零的花朵,去表达生命的态度和见解。思想的转变促成了认识的深刻,同学们的成绩有了大幅的提升,作文的水平提高尤为突出。至今,我的书柜里仍然保存着部分同学当年写的随笔。班级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总有 " 写些东西来纪念那些日子 " 的行动,这让我很感动:有心的孩子,长大了。写作,就是这样,不是冲动,而是自觉。而自觉就可以形成习惯,我想这是我对学生们在 " 写作 " 这个习惯形成方面的有益影响,让他们不再怯于达。" 写作 " 的路上,我和孩子们在一起。

从三十年前老师肯定和鼓励我,到今天我去影响别人,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而我,乐于肩负这责任。

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忆。随笔是我手写我心,有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许可以作为 " 老来多健忘 " 时找寻鲜活记忆的载体吧!

文学让我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写作让我对丰富精神世界的行动更为执著。在我看来,就是这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