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文化

安徽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安徽淮河流域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6市及合肥、六安、滁州的部分区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该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生产技艺、民俗节庆等多种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还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目前该流域国家级非遗 29项,约占全省的40%;省级非遗(一至四批)130项,约占全省的38%,市县级非遗以及尚未进入非遗名录体系的遗产数以万计。以省级项目为例,本流域非遗中曲艺19项,占7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9项,占60%;民间文学10项,约占43%;传统舞蹈16项,约占42%;传统音乐13项,约占41%;传统戏剧13项,约占41%;传统美术13项,约占37%;民俗12项,约占27%;传统技艺24项,约占26%;传统医药1项,约占14%。整体来说,戏剧曲艺、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类非遗在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中比重较大,分别占到50%以上。可以看出,本流域非遗数量庞大、门类齐全,尤其文艺类遗产十分丰富。

  文艺类非遗如此丰富与该流域深厚久远的文艺传统有关。早在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思想文化就已相当发达,儒、道、墨、法等各种思想流派在此交融碰撞。《诗经》收录不少淮、汉民歌。寿县出土的青铜乐器反映了音乐艺术的盛行。 《淮南子》记载“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乱修曲出,其为微妙,尧舜之圣不能及”,显示春秋战国时属宋国的皖北地区书画艺术已负盛名。杂技戏曲等表演艺术可以追溯到东周秦汉时期的百戏。凤台等地出土汉画像石刻有舞蹈图案。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盛极一时。亳州的剪纸可追溯到南北朝。花鼓灯在宋代就流行于凤台、怀远等地。到近现代,该流域广大地区一度出现“村村锣鼓响,处处戏文唱”、“千班锣鼓万班灯”的文娱活动景象。深厚的文艺传统延绵传承,孕育了大批艺术之乡,使文艺创作更加兴盛,如萧县、太和县为中国书画之乡,泗县为中国泗州戏之乡,凤台、怀远为中国花鼓灯之乡、界首为中国剪纸之乡、灵璧县为中国钟馗画之乡,宿州市为中国马戏之乡,寿县为中国民间花会之乡和抬阁肘阁之乡等。

  安徽淮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带,同时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化的重要过渡地区,因此该流域非遗呈现出南北文化过渡性和融合性的典型特征。

  淮河一水之隔,地形地貌、资源物产气候、民俗方言有很大差异。安徽淮河以北称黄淮,暖温带季风气候,境内多平原,产高粱麦豆等杂粮,饮酒练武之风盛行,因而酒类制作工艺、武术文化遗产和泥塑面塑等技艺集中在皖北地区。淮河以南称江淮,带季风气候,境内多丘陵山地和河间平原,盛产大米、油菜、茶叶等,因此茶叶、石斛等制作工艺主要分布在六安、滁州一带。淮北平原民歌多劳动、小调、田歌等,粗犷质朴;江淮丘陵多秧歌、小调、船歌、渔歌,婉转热情;皖西山区多山歌、茶歌,高昂嘹亮。淮北语言接近中原官话,淮南语言多吴词楚语,淮北人性格豪爽,淮南人性格细腻,山区人性格坚毅,这些都会非遗特点产生影响,例如,界首渔鼓用淮北方言,字音接近河南话,侉腔侉调;庐剧则更多使用皖中语言,流行于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涡阳县棒鼓舞气势雄壮,粗犷奔放;金寨古碑丝弦锣鼓风格敦厚,有山乡气息;凤阳民歌节奏灵活,偏向南方音乐风格,这些都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性和过渡性。总体来说,愈往北非遗受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浸润越强,愈往南则受吴越文化、楚文化影响更多。

  在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下,该流域非遗又呈现南北文化兼容的特点,以五河民歌为例,五河地处淮南、淮北地区和苏北交界之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楚文化的浸润,其民歌风格既有北方的侉腔侉调,也有抒情性较高的小波浪式旋律。淮北大鼓受北方河间大鼓影响。凤台推剧融合南方黄梅戏元素。庐剧在表演上受到大别山民歌小调、麻城高腔、京剧、扬剧、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南北戏剧的影响。花鼓灯的鼓架子(男性舞蹈)表现中原文化的粗犷奔放多一些,兰花(女性舞蹈)则更多保留南方文化的细腻柔美。阜阳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质朴简洁,也有南方剪纸的秀丽细腻。寿州锣鼓演奏效果既具有南方江浙一带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有中原锣鼓高亢激昂的风格。

  该流域农业历史悠久,各种非遗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得以创造,是农民文化活动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广泛,有着农耕文化的印记。灵璧歌谣《耕地》《农忙》;砀山唢呐《拜堂》《锔锅》;民歌小调《采茶》《王三姐赶集》;推剧《小放牛》;泗州戏 《拾棉花》《摔猪盆》《喝面叶》等展示农业生产生活场景,这些演出多是农村场地活动,一般在农闲时进行,灾荒之年则成为农民外出乞讨的谋生手段。传统美术如年画、钟馗画在农村地区流行,是民间辟邪祈福工具;阜阳剪纸不仅在节庆嫁娶时使用,有的还是鞋样窗花,常以牡丹、石榴、喜鹊等吉祥内容;土地公、灶王爷经常作为年画剪纸题材,这些都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传统手工业是农业社会重要的生产部门,此类非遗有阜阳刺绣、淮河柳编工艺、符离集烧鸡、绿茶、豆腐、宿州乐石砚、紫金砚、临泉毛笔、界首彩陶、临涣酱培包瓜、迎驾酒、寿州窑陶瓷等加工制作技艺。体现农耕社会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有五禽戏、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等。五河县清明庙会、寿县四顶山庙会、界首苗湖书会、灵璧牛市等各种庙会、不仅是劳动人民的文化活动,还是各种农副产品的贸易平台。还有农业生产知识相关非遗也很多,如小麦、大豆等农业谚语、果木栽植等林业谚语、二十四节气等气象谚语等,是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该流域水系发达,从大禹治水到运河开辟,再到如今的淠史杭灌区和治淮工程,水与淮河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受此影响,该流域非遗还带有水文化的印记。花鼓词《淮河九曲十八弯》、民歌小调《地上黄河几道弯》等展示了水上风光。大禹治水传说、安丰塘传说、歌谣《民工扒河》、嗨子戏《王家坝之歌》、民歌《治淮河》、颍上花鼓灯《治淮凯歌》等体现水利文化和治水历史。、庄子、管子等传说故事体现古人水文化思想,崇尚水德。阜阳剪纸常以、鲤鱼为题,取连年有余之意。蚌埠旱船舞模拟行船动作。淮南六洲棋源于明朝渔民蔡家船的“渔网棋”。还有渔歌船歌、河蚌舞等都是渔民生产生活的艺术演绎。颍上龙王庙传说、灵璧老猫洞传说、老汪湖传说、庐剧《水神》、龙灯舞、涂山禹王庙会、长丰二月二吴山庙会等反映该地区水神。还有不少关于运河、水的传说和民歌等,如蚌山传说、小白龙探母、民歌《拉粮船》等。著名的酿酒和豆腐制作工艺与当地的水质有很大关系。曲艺、杂技等非遗的流行与该流域水旱时人们常常外出乞讨有关,如凤阳花鼓随着流民乞讨活动传遍中华大地,花鼓灯一度被称为“讨饭灯”。庐剧《干旱记》《凤阳歌》等表现了普通经历水旱灾荒时的生活。界首彩陶所用原料黄胶泥是黄河侵淮时的沉积物,作品有《黄河之女》。黄岗柳编以淮濛湿地生长的杞柳为原料。非遗的也与该流域发达的水通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传统社会,如五河民歌《摘石榴》有下扬州的内容;花鼓灯在淮河中游周边二十多个市县都有流传;涡阳棒鼓舞以刘郢为中心,沿涡河两岸向东、西发展,向东称“花棒鼓”或“花鼓灯”,向西称“子弟灯”。

  安徽淮河流域战争频仍,起义烽火不断,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受此影响该流域军事类相关非遗表现突出,相关战争、起义和军事人物的题材比较广泛,武术遗产比较丰富。

  该流域不同文化类型都或多或少带些军事色彩,如民间文学大禹传说、管仲传说、皇藏峪传说、楚汉之争、韩信点将台、宋金老营湖之战、燕王三打灵璧县、智退敌兵、夜袭三官庙、铁骨英雄彭立友、解放灵城歌谣、捻军歌谣等;传统舞蹈火老虎是根据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之地而火烧八公山的历史故事衍化的,淮南市马戏灯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武术晰扬掌相传与元末红巾军起义有关;传统美术的界首版画有大量题材属于军事战争;民俗九曲黄河阵据说是从武王伐纣时遇到的兵家布阵衍化而来。

  恶劣的战争、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安徽淮河流域轮番上演,使得当地社会历史发展十分曲折,尤其是在南宋黄河夺淮以后,日趋恶劣,民风也日益彪悍,尚武之风日炽。武术的广泛使得该流域习武之人众多,在年代往往参与战争、起义和活动。目前安徽境内武术类非遗主要集中在该流域,其中省级非遗项目占比高达67%。该流域武术类非遗有晰扬掌、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五音拳、永京拳、吴翼翚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大洪拳、形意拳、少林拳、太极拳、掌、燕青拳、二郎拳、八方拳、卧虎拳、春秋刀、群仙剑、梅花枪、九节鞭、十六棍、虎头钩、双拐子、川大链、短枪、梢子棍、六合枪等。亳州市因武术资源丰富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一些武术元素被其他艺术形态吸收,如太和狮子灯、临泉杂技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