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文化

易经》萨燧的伟大创造

  几千年来,对《易经》的评价,用尽了赞美之词:“《易经》是最早、最伟大的一部”,“《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是世界文化宝典”,“《易经》是群经之首”。中华《易经》、《圣经》、印度《吠陀经 》、阿拉伯《古兰经》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学、经济学、、思维学、罗辑学、数理学、伦理学、修身学、中医学、武术学”,“是当代企业管理的圣经”。《易经》未必那样伟大,但它的确是自然辩论法之经典,蕴含许多科学发展的,其学问精深。历代王帝及无一不读《易经》,有许多学人为研究《易经》付出了毕生精力。《易经》本身只有符号和三千多文字,学者们却写下了3000多部专著,论文数以万计,为诠释和发展《易经》原理、内容以及卦义,中华文化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可以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积累的结晶。

  苍颉造字才五千年历史。在此之前,人类几十万年历史,都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社会。《易经》产生于距今约2万年前的上古时代,经过了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伏羲到周易的发展过程。在没有文字之前,靠的是图案和口头传承。那么,《易经》是用什么语言传承下来的呢?这个问题应当是研究《易经》的首要问题。把只有语言的社会当作有文字的社会来研究,这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一个大错误,因为这个错误而错写了许多历史!

  因此,研究《易经》,就必须首先研究其语言属性问题。了解一下从语言到文字的转换问题,研究一下人类记录信息的载体和方法。

  从《易经》的卦名,以及创造的燧人氏、何诺耶劳、伏羲氏等等人名来看,笔者认为,《易经》的传承语言属于古代南亚语。据中国、美国、印度、越南等国的人类基因科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联合研究、实验,中国人来自于非洲。非洲人迁徙到南亚地区后,形成南亚语族。部分南亚人后来又迁徙到北部湾地区,又形成了奥傣语族。之后,有两支奥傣语族人从广西和云南进入中国。从云南方向进入中国的那支奥傣人,发展成为西羌族群,形成现在的汉藏语系。从广西进入中国的那支奥傣人,发展成为百越民族,形成侗台语系。可见上古时代中国人的共同语言是奥傣语。侗台语是从南亚语、奥傣语传承下来的,虽然有发展,但其母语是不变的。由此可知,中国在没有文字之前,是用奥傣语来记载历史信息的。有文字之后,奥傣语便转换为古汉语来追记历史了。但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的名称等等,则是无法转换的。这就是用侗台语能够破解中国历史上许多难解之谜的缘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侗台语是如何转换为汉文字的。

  人类记录信息的载体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客观记录,就是通过实物传承和遗存来记录历史信息,如建筑的传承,生产生活器具的传承、服饰的传承等等;人类活动中所遗存的实物,如无意遗弃的物品和有意遗存的物,都是记录历史信息的载体。二是主观记录。最开始是“结绳记事”,之后又有符号图案记事,再后又有文字记事,而文字的载体又有从刻土、刻石、刻木到写在纸张上的发展过程。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所有信息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来传递的。所以,无论那种记录,都离不开人本身的语言,换句话说,所有记录都是语言的记录。而侗台语转换为汉文字,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

  一是记音,即用同音或谐音的汉字记侗音。如侗语称猪为“酷”,这是同音字,称鸡为“哎”,也是同音字,称狗为“挂”,称蛇为“随” 这是谐音字。但是由于采录者的听觉不同,或是采录对象的口音不同,同样一个词就不同记音,如雒越的“雒”字,就有骆、洛、罗等不同记音,伏羲的“羲”字,也有牺、戏等不同记音。两种语言之间,真正同音的不多,同音同意的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记录下来的大部分是谐音字,拟音字,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注意把握的。

  二是记意。若找不到同音汉字,就用字意来记录,如侗语称老虎的口音,在汉字中找不到同音字、谐音字,也就用虎字来记录了,这样就出现了半侗半汉、让人费解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古籍中常见。而有些侗语若是如实记录下来,就会出现指驴为马的现象,因此,对这类侗语语词一般都是采用意译记音法,如侗语称当官的人为“人驼”,意译为“官人”,直译为“驼人”,若按汉语字意来解释,就成了“驼背的人”。

  三是直译记音。有些侗语通过直译也可以表达原意,如侗语称糯米为“苟都”、“苟雒”,直译为“米糯”,人们把它理解为糯性之米,也不失原意。

  四是符号记音。侗语有许多单词,而这些单词是很生动的语言,也是最难记录、最难翻译的,如侗语形容飞跃、闪跃、跳跃只用一个单词,这个单词找不到同音的汉字来记音,也无法用汉语进行对应翻译,因为这个单词融动态、形态、声态为一体,用飞跃、闪跃来翻译释,都难以表达原意。象这类单词就只好用□、×、△、√等等符号来记录,久而久之,这个“□”,就会被一些文人填上一个什么字了,说不定这个字会离题千里。

  五是象形记音。有些侗语找不到同音汉字来记音,就往往采用象形的图案来记录,如侗语对水的称呼,就用形象水纹的“≈”图案来记音。这些象形图案,是我国篆字的起源。

  六是两字并读记音。如下面所说的“黄帝生骆明,骆明生伯马”是用“日月”二字的并读声来记侗语称麻雀的口音。这类记音法往往在两字下面打“─”杠,表示并读或急读,久而久之,这个并读符号就被后人除掉了,日月两字便写成了一个“明”字。

  总之,从侗语转换为汉文字,是很复杂的,可想而知,古人用汉语记录古代的传说也同样是很复杂的,因此,在古代文献中,也难免存在以上六种情况。然而,学者们往往只从汉字的字义上去钻牛角尖,钻来钻去,弄得扑朔迷离,面目全非。如侗族始祖“萨姆敬燧”的“萨姆”二字,萨是祖母,姆是老大,即大祖母。姆,汉语解释为保母;萨,汉语解释为姓,用汉语来解释“萨姆”二字,就成了“萨保母”了,牛头不对马嘴,许多历史的误会就是这样造成的。

  《易经》是用图案和口头传承下来的,到黄帝时代,苍颉创造文字,才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想象,由口头语言变成文字语言,而且是几万年前的古人言语,那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文字处理方面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有的语言和名词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就只好用记音、译音、注音等方法来解决,我们现在看到,在《易经》、《》、《水经注》、《古三坟》等等古籍中,有许多无释的文字,其原因就在于此。更有甚者,整篇都是汉字记音,如《越人歌》、《白狼歌》等等,成了千年不解的,近几年才由雒越的学者破解。

  俗话说“写字认”,但当时记录语言信息的人、翻译写书的人已经作古化石,无法请他来解释了。那么,雒越人还有没有后代呢?有,他的后代就是壮族、侗族、傣族、布依族、水族、苗族等21个民族。其中侗族是最典型的雒越民族,其语言是打开历史博物馆、破解千古奥秘的钥匙。下面的文章就是用雒越语言,也就是奥傣语言来破解《易经》的尝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燧人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大氏族,其氏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约2─1.5万年前,燧人氏与弇兹氏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史称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二为少鵹,三为青鸟。三大族系合称三青鸟氏,以鸟为图腾,以燧人氏为始祖,尊称她为“伊萨姆”,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学界对我国历史上的“三皇”有不同说法,但大多数趋向于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为“三皇”之首。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燧人氏和发明搓绳的织女。

  中期,约1.5─1万年前,燧人氏氏族进入伏羲女娲时代。《帝王世纪》:“燧人氏殁,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汉书人表考》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史》说:“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史》注释说:“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阆中,今四川阆中县。仇夷,是阆中名山。《蜀中名胜记》引《遁甲开山图》说:“仇夷山四面绝立,太皋之治也,即今仇池,伏羲之生地与成纪、彭城皆西土,知雷泽之说妄也。”彭池,即阆中嘉陵江南之南池,南池七里坝有慈凫,闻一多《伏羲考》说:“慈凫倒过来即伏羲。“《》也有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皋(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以上记载说明,伏羲生于巴国,是百越族巴人的始祖。这一时期又新增十五个分支,即《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所说的 “桕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

  晚期,约1─6000年前,《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殁,神农氏作。”这一时期进入神农氏时代,其分支很多,几乎遍布华夏大地,其中著名的分支有:婼氏、弇兹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雷泽氏、仇夷氏、盘瓠氏等。其代表人物是神农氏。

  燧人氏这个氏族的脉络是清楚的。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氏族”、“脉络”两个词,而不用“家族”、“世系”之语。有些历史文献把燧人氏与华胥氏、伏羲氏、神农炎帝氏之间,说成是祖孙四代的关系,我认为不妥。

  从时间上来看,燧人氏到神农氏之间有数万年之遥,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结绳记事都是原始人类的发明,距今已是几万年的事了。考古发现,距今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燧人氏发明《河图》、《洛书》(何约耶劳创《河图》,何诺耶劳创《洛书》),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了。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在一万二千年前。在距今10000─8000年前,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生化模式(伏羲画太极鱼源于此)。我国考古发现,徐水南庄头有燧人氏晚期遗址,出土的两种陶片,经科学考证,距今约1.2万年前。神农炎帝发明农耕,距今也是1万多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是佐证,经中美专家考证距今1.86万年。湖南怀化高庙文化遗址、洞庭湖稻作文化遗址也都在8000─7000年前。

  从燧人氏时代的这些发创造明来看,也并非一人所为,而是燧人氏氏族几万年来的共同创造,如上所说《河图》是何约耶劳创造的,《洛书》是何诺耶劳创造的,搓绳是弇兹氏的织女(又叫王素、须女)创造的。由此可见,燧人氏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氏族的代表,一个时代的代表,她代表的是开创人类用火、发明《河图》、《洛书》,创立符号文字的新时代,伏羲女娲代表的是探索发展规律,创立的哲学文化时代;炎帝神农氏代表的是农耕文化时代。它们之间是一个血缘传承和文化传承的关系。《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众,人民不胜虫蛇;……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胃腹,民多疾病,有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三坟》书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击石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燧石取,教人熟食,是惊天动地之伟业,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尊她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神。

  在“三皇”的研究中,有说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是意识中的产物,历史上未必真有其人。更有甚者,说南方少数民族伏羲女娲的传说,来自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记载的盘古。了,若没有几万年前的传说,那来二千多年的东汉风俗记载?再说,众多民族不会愚蠢到把书上写的神为始祖的地步吧!

  历史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后,就成了历史的主人,代代相传,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祖的人。若承认黄帝实有其人,那么,黄帝不会是从天而降,他应有父母,应有祖先,因此我们从黄帝上推到炎帝─伏羲氏─华胥氏─燧人氏也并非是无稽之谈。人类能够从“茹毛饮血”到取火熟食,能够从垒巢为宿到架屋为居,能够从结绳披麻到织布而衣,能够从游猎生活到农耕定居等等,这些发明创造,总会有个创始人吧,总会有一个代表人物吧,就象现在的科学发明一样,是一群人在工作,但还是以首席科学家来命名该项发明。这些有创造发明的人,备受,故代代相传下来,并掺入一些神奇色彩,毫不为怪。“神是完善的人性形象。”(列宁《哲学笔记》)“创造发明的人──部落首领──氏族人祖──神──文化积淀──人文始祖”,这是古代社会人祖的一个演绎公式,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华各民族人文始祖时,要脱掉神的外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燧人,燧人之初,人类还没有姓名,也无文字,“人氏”是后人加上去的。“燧”是古越语的记音,今侗语称敲打为“燧”(第一音)。称火为“贝”,“燧贝”就是敲石取火。可见,燧人是因敲打树木和石头取火而得名。除了凡敲打之类都叫“燧”外,在侗语中还有粉碎之意,

  弇兹氏,又叫帝弇兹。侗语称创造发明为“帝”,称绳子为“弇”(谐音),侗语称带子为“兹”(谐音),“帝弇兹”就是发明搓绳编带的人。

  何诺耶劳、何约耶劳。何诺,是倒装语,倒过来就是诺何,是雒河的异写或记音。雒河,也称雒水,发源于陕西雒南华山,在崤山、熊耳山之间广纳百川,流经河南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全长453千米,流经面积1.8881万平方公里。上古时代,在雒河流域生活的都是雒越人,故称雒河为“伊雒河”,伊,在侗语中是指“我们”,前面所说的“伊萨姆”,是指“我们的始祖母”,这里所说的“伊雒河”(伊何约)是指“我们雒越人的河“。雒河里有雒神叫雒嫔,嫔,在古侗语中是指龟鳖之类,雒嫔,意为雒河里的神龟灵鳖。这里的人皆以雒为姓,自称雒民。以雒为国,自称雒国。夏商时期雒越人在今洛阳市(古称雒阳,秦始皇改雒阳为洛阳)建有雒邑,是古雒国的都城,其首领是雒陶。学界有雒陶疑为皋陶的说法。皋陶是东方鸟夷部落少皋氏的首领,大禹继位后,曾荐推皋陶为其继承人。“皋陶”是侗语对头人的称呼;雒,是雒越人对鸟的总称,陶,是头人,“雒陶”就是雒越人的头人、古雒国的首领之意。“皋陶”和“雒陶”都是一个意思。有些史籍说,古雒国是黄帝的儿子任姓所建,五帝时代的人怎么跑到夏商时期来当官了?莫非真有长生不死之事?反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那里有官帽戴就往那里摆,那里有荣耀祖的花环就统统捞过来,真可谓占尽了中国古代的风流。

  古人以发明创造为名,两个雒越人的女性部落首领,一个叫何诺耶劳,一个叫何约耶劳(也许是一个人),侗语称女性为“耶”,称老人为“劳”,也称有众望的人为“劳”,有如汉语的元老、老练之意,“耶老”是对女性部落首领的尊称。《洛书》出于雒河,《竹书纪年》曰:“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雒河的这位女性部落首领是洛书的创造者,故称何诺耶劳。何约,就是河图,何约耶劳,就是发明《河图》的女性部落首领。可见,两个女性部落首领的名字只一字之差,是以区别一个创造河图,一个创造洛书。

  华胥氏,又写作华媭,胥(媭)是从“燧”字的音转而来,“华”才是她的名。学界普遍认为,中华之华字由此而来。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华胥氏时代还没有文字。又有学者为之说,华胥氏是由于惊赞花果之声“哗”而得名。说华字的本意为花,甲骨文的华字就是一棵繁花盛开的树。下面我们来看甲骨文的华字是如何写的:

  三个字的形体来看都是下垂的,而花是上扬的,此其一;其二,巫字和垂字也是下垂的;其三,粤字内腔是米字,是禾苞的象形;其四,甲骨文的第一个字象形谷穗,金文象形一卉禾线,小彖象形一株禾谷,下部是根茎,中部是叶片谷穗,上部是稻花,总体来看三个字都是禾谷的象形,只有甲骨文的第二个字象形是花树。可见,华的本意不是花,而是禾谷。古越语称禾谷为“华旺”,华是谷子,旺是稻草,侗歌里有“九相拜韶,哈累华斗旺”的形容词,翻译成汉语就是“我的情人呵,哥妹本是一棵苗,根深叶茂穗子长。如今你嫁别人去,就象摘了禾线剩稻草”。现在侗语也称大米为“华咪”,称秧苗为“佳”,是华字的音转,称禾根为“上佳”,也称“上华”,称叶子为“华”,称禾苞为“华留”,从头到尾都是“华”。所以,笔者认为:华字音源于古越族对禾谷的称呼。

  在侗语中,“花”,读音“画”,是另外一个词头语,不在“华”字语意之内。下面解释女娲名字有说明。

  由此可见,“华”字音是农耕语言,主要语意是稻谷、生长、众多、声响。其声源可能来自于风吹树叶的声响。华胥氏姓风,当时还没有文字,因此,“风”字也是汉字记语音。现在侗语称风为“艮”,那么,这个“风”字的语意是什么呢?在侗语中,有“凤水”一词,但不是指风水,而是指清晨之露水,可见,“风”姓是指雨露滋润禾苗的意思。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华胥氏时代是否会种稻?对华胥氏所处的时代,学界有几种说法,一说华胥氏是上古时代的部落;二说从华胥氏创嫁娶之礼来看,她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度时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测:

  一是从社会形态来推测。《列子》一书中有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己。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此等描述表明,华胥氏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代,距今约2─1万年。从湖南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来看,人类已进入原始稻作文化阶段。这与学界的第一种说法接近。

  二是按照历史纪年来推测,远古时代为五万年前,太古时代为三万年前,上古时代为二万年前,中古时代为一万年前,下古时代为六千年前,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的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与学界的第二种说法接近;大量的考古证明,10000─5000年前,江南各地已普遍学会种稻,江北也普遍学会种粟。

  三是从华胥氏世系来推测。学界普遍认为:伏羲、女娲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物,距今约10000─5000年,而华胥氏是伏羲、女娲的生母,这就等于说华胥氏是中古时代的人物,这一推测与历史纪年的推测是一致的。

  以上三种推测都说明,华胥氏时代已经进入农牧时代。以稻谷命名,以雨露为姓是可能的。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这些分部的命名,也与天风雨露相吻合。

  伏羲氏,这个名字在文献中有宓羲、伏戏、庖牺、包戏等不同写法。为何有那么多的名字?这些名字各有什么样的含意?在历史文献中没有看到任何解释。只在《尚书大传》中有这样的说法:“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包牺。不了解的人以为是姓包名牺,那就错了。包牺是侗语,侗语称儿子、哥哥为“包”。我们到侗乡去随处都可以听到母亲们、奶奶们亲切地叫他们的儿子、孙子为“包姚”,就如同汉语的“我的儿、我的宝贝”一样。上古时代为母系社会,氏族的姓均以女性而定。牺,是胥字的同音异写,“包牺”,就是华胥氏之子。

  伏羲。侗语称出去、出产为“伏”(伏乎切),羲,是易字的同音异写。“伏羲”就是创造《易经》的意思,这是古人以创造为名的贯例。也是对伏羲创造《易经》的纪念性称呼。

  伏戏。戏,是易字音的延伸。伏字音转为“午”字音,就成了舞蹈的用语“伏戏”。据文献记载,伏羲创之后,曾建有传授《易经》的台,今河南省河洛镇洛口村的山岭上有伏羲台遗址,今新乐县也有伏羲台一处。“伏戏”之名,有可能是由于伏羲向群众传授时,比比划划,手舞足蹈,因而得名。由此看来,伏羲还是舞蹈的鼻祖,故曰“戏皇”。伏羲生于四川阆中,著名的“巴歌渝舞”也可能是他的创造。

  宓羲。侗语形容听不懂的语言为“宓羲宓羲”,意为迷迷糊糊不知道讲什么。是一门的知识,伏羲向群众时,可能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故形容为“宓羲宓羲”的。习以为常,“宓羲”也就成了伏羲的一个名字。

  太皋。太皋是上古东夷民族的首领,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历史学界已成。《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太皋之虚也。”陈,是指河南,就是说河南是太皋的居所,今存太皋陵墓。对于太皋和伏羲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史学界则有争论,西汉刘歆在《世经》中把太皋和伏羲并称为太皋伏羲氏,史学界默认了这一 说法。之后,各朝代均称太皋伏羲氏。唐代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曰:“太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宋代苏辙记载:“太皋伏羲,风姓,观天地之象,鸟兽之文,近取诸向身,远取诸物,以画。”伏羲、太皋有五个共同点:

  三是太皋、伏羲都生于巴蜀,《》云:“西南有巴国,太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史》说,伏羲生于四川阗中的仇夷,长在起城。对此,《遁甲开山图注》:“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土,是伏羲出生处。”

  四是太皋、伏羲都是东夷民族的首领。越鸟巢南枝,伏羲出生四川阗中,为官河南,太皋也是。为东夷部落集团都治。一个不同点是:太皋的母亲叫简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侗语称燕子为“简狄”,这与“玄鸟生商”(玄鸟即燕子)的记载完全一致。伏羲的母亲叫华胥氏“生男伏羲,生娲”。这又存在华胥氏与简狄是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

  炎帝。又叫连山氏,故里在湖南会同连山。神农炎帝也是一个氏族。在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中说:“(炎帝)在位120年而崩,葬长沙。纳奔水氏之女听沃。生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榆罔,凡八世,合500年。”很显然,这里所说的“七帝”不是“听沃”一人所生,而是在500年内或是5000年内南方各地涌现出来的创造发明者,他们都是神农炎帝氏族。侗台语称创造发明为“帝”,那么,这“八帝”各有什么创造发明呢?

  帝临魁。侗台语称“滚子”为“临”,称“锤子”为“魁”。帝临魁,就是创造滚子、锤子等稻谷脱粒工具的人。

  女娲。史学界有女娲是女性还是男性之争,有说相对于天,是女性,相对于地是男性,是两性人;清代学者赵翼则说女娲是男性,女娲是姓别,而不是性别,他的这一观点来自于唐代司马贞的《三皇本纪》,此书说,女娲本风姓,代宓牺立,号为女希氏,是上古时代帝王中之圣贤者,因当时无文字,只以音呼,后人因音成字,写作女娲,并不是指其性别为女。还有东汉学者应劭著《风俗通》也说,女娲创立婚姻媒妁之规,而其本身并非女子;但大多数史籍记载,女娲为女性。东晋郭璞注《》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春秋世谱》、《独异记》记载:“华胥氏生男伏羲,生娲, 故世言女娲伏羲之妹。”南宋郑樵著《通志.三皇纪》云:“伏羲氏没,女娲氏作,是为女皇。”民间传说:洪荒过后,天下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兄妹为婚,再度繁衍人类,故尊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因当时无文字,只以音呼,后人因音成字,写作女娲”,这就说对了,但司马贞只知道女娲二字是记口音而来,而不深究女娲二字是什么民族的语言,是什么意思,就简单地下结论说女娲不是女性,这也未必太。我们不枉遵循司马贞提供的线索来探讨“女娲”二字的语言属性。在我国的侗台语中,有如下语词:

  根据以上侗语语词分析,女娲当属“年轻漂亮的姑娘”。女娲又名风里希、女希,女娲母亲华胥氏风姓,她也以风为姓,里希、女希是同音异写,是女娲少年时期的称呼,“风里希”就是风姓少女。可见,女娲从小就是一个漂亮聪慧的女孩。

  女娲聪明过人,一天七十二变,说明其创造发明很多。但她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炼石补天”。

  炼石补天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撰的《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女娲人类于之中,是多么伟大的英勇行为!

  《淮南子》的这篇记载是用汉文字写的,所述之事虽然被神化了,但不难看出故事的真实影子。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

  ”故事情节作者可以用汉语进行翻译整理,但 “女娲补天”四个字只能保持原话,否则就没有故事了。“女娲” 二字已用侗语作了解释。那么,“补天”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侗语称补为“噗”,噗补谐音,称厅堂为“天堂”,又称天顶为“务天”(也称务曼),可见,补天就是补天顶。那么这个天顶是什么样的?是木房的天顶还砖房的天顶?显然都不是。伏羲女娲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初期,距今一万年前,人们还是以穴为居,再说木房是后世炎帝创造的,当时还没有建木房的工具和技术;故事也写的是“炼石补天”,而不是“拣木补天”,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她补的是洞穴的天。从书中描写的情景来看,先是一埸森林大火灾,接踵而来的是一埸大,在如此“四极废,九洲裂”的大灾之中,人们居住的洞穴出现漏洞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女娲补天,其实是填补洞穴顶上的漏洞。此说似乎于传说中的女娲形象,但把女娲补天还原于历史,比更有力,更有意义。女娲从灾难中看到,森林大火过后,在地面上的石灰岩被烧成了白粉末。石灰岩本身是杂色的,加上其它一些岩石,故曰五彩石。那些在大火中煅烧而成的石灰,淋上雨水就成了泥浆,晒干后又结成硬板硬它。聪明的女娲从中得到,将其石灰再拌和芦苇草灰用来填补漏洞,从此后便学会了烧石灰补漏洞的技术,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了“天”字的原意,女娲补天的故事不断被神化,有的说,女娲之所以要为人类补天,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戳破了一个窟窿;有的又加上女娲补天之后,人类已安居乐业,女娲“功成不居”,驾飞龙上了,如此等等,女娲用石灰填补漏洞的创造发明,被层层包裹起来,成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人物。历史也因为一字之差而失去了天平。

  从燧人氏结绳记事到伏羲再到周易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前者,后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易传.系辞》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则之”,伏羲据此而画。《河图》、《洛书》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魔方”,“数理之根”,算盘的数学原理源于《河图》、《洛书》。

  几千年来,中国所有的易学蓍述都源于伏羲,这是无可的史实。但学者们往往只记住“伏羲画”,而忘遗了《易经》的首创者是燧人氏。

  结绳记事是燧人氏的发明,距今约三万年。燧人弇兹氏有位织女叫王素,又叫玄女、媭女,她发明了用树皮、藤葛搓绳的技术,燧人氏便发明了结绳记事,用数十根细绳子分几排几组整齐地挂起来,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并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打下来,这就是结绳记事。在此基础上,燧人氏又用结绳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自然生象做成“─”、“- -”、“= =”、“≡ ≡”等符号记下来。燧人氏部下的何诺耶劳、何约耶劳又将这些符号与记事打的结巴串起来,做成了后来称之为《河图》、《洛书》的图式而成为的草图。可见,伏羲和女娲画,是从燧人氏的结绳记事发展而来,故又称为“八索”。

  据易学家们研究,燧人氏有十大发明,其中一项是发明“河图“、“洛书”,创造了人类最早的符号文字。《河图》、《洛书》并非文字之书,而是两幅神秘的图案,它以若干白点“○”和黑点“●”作为符号,有规则地刻在龟板上,构成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的图式。“河图“有1─10个自然数,《洛书》有1─9个自然数,图中的数理表示方式与结绳计数的方式相符,是燧人氏结绳记事的发展。

  研究学说的数术学家陈继辉先生认为:“伏羲女娲之世是从燧皇继承而来的。伏羲根据燧皇之图,而作、八节。汉代武梁祠石刻画像,人首蛇身,伏羲执规,女娲执矩。高昌出土伏羲女娲图,均是人首龙(蛇)身。规为天,矩为地,‘大环在上,大矩在下’,表示天圆地方,规矩图数之来由。”

  考古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媾图还有很多,新疆吐鲁番地区挖掘40座唐代墓葬,十之六七有伏羲女娲彩绘绢画,都是一男一女,人首蛇身,上有日形,下有月形,四周布满星辰,男执规,女执矩。各地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媾图,虽说形态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人首蛇身,伏羲执规,女娲执矩,规、矩既表示交替,也是伏羲女娲画的工具。伏羲、女娲利用规、矩这些绘图工具,把燧人氏的草图规范化,这就是陈继辉先生所说的“规矩图数之来由”。

  伏羲授河图而画。史书上有许多记载。《礼含文嘉》曰:“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谓之河图。”河图洛书是两幅神秘的图案,伏羲女娲根据这两幅图案的符号排列成乾、坤、兑、离、震、巽、坎、艮八组符号,作为阴爻和阳爻,分别代表天、地、火、雷、风、山、水、生八类自然生象,图就是用八组符号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组合起来的环形图。

  有许多古籍记载,河图洛书不仅伏羲得,炎帝、黄帝、帝尧、帝舜、大禹、成汤、文王、成王等先后都得。

  洛阳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禹依此治水;”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泸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晋.郭璞《穆天子传》)。仓颉为黄帝史官,他依河图洛书造出一代象形文字,成为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汉字。仓颉造字遗址在洛宁县西南30公里的兴华乡阳峪河东。

  《宋书.符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此止,吐甲图而去。”并具体描绘了河图洛书的图样:“甲似龟,背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竹书纪年》:“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南宋文人王应麟编撰的200卷大型史籍中说:“炎帝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以上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凡后人之易书,都来源于燧人氏的两幅神秘的龟图,来源于雒河,来源于雒越人的先民。

  《连山易》一名,最初见于《周礼.春宫.大卜》的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后,《易赞》又有“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的记载。

  西汉时期有刘向的儿子刘歆的《连山》,东汉时期也有一本《连山》,据说也是出于刘歆或其同道文人所伪造,这两部《连山》之内容与《易经》(周易)大体相同。

  南北朝时期有梁元帝的《连山》,此书系杂采易学诸书而成。《金楼子.著书篇》曰:“(梁氏)《连山》三秩三十卷。”

  继梁元帝之后,隋代刘炫又出了一部《连山》,《北史.刘炫传》云:“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就是说,该书系伪造,后有人而除名。

  北宋时期又有《连山》易本。此本出自于《古三坟》一书(山坟、气坟、形坟),其“山坟”一篇名曰《连山》,此本以君、臣、民、物、阴、阳、兵、象为,卦序以山为首,创作者是谁无法考证。从时间上推论,《古三坟》的产生年代在伏羲画之后。《古三坟》这个书名很怪,明明是三本书,为何说是三座坟?颇让学者们费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呢──古代社会还没有笔墨纸张,因此,人们所创造的符号文字和图案只能用锥尖之类的东西刻画在地上、土墙上,或石板上、岩壁上,这是刻,而不是写,今侗族仍操古代语言,把这种刻画叫作“关”(关贯切),字的笔画也叫作“关”,这是活化石式的语言佐证。这样看来,《古三坟》是后人取的书名,意为刻画在土地上的文字。这是一种用来解释伏羲的符号文字,后来被诠释为汉文字。可见,《连山易》只是北宋时期下来或印刷成书而已,并非北宋人所撰,

  史学界有伏羲画,炎帝创《连山易》,黄帝做《麻雀占》,周公作《周易》,孔子修易经之说,随着《易经》研究的深入,湖南怀化学院客座教授阳国胜先生在《炎帝故里在会同》一文中,对《连山易》作了可信度较高的考证。对于炎故里在连山,比较充足,引起全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今年4月18日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炎帝故里在会同”正式向全国公开亮相。炎帝又叫连山氏,在历史文献中有案可查,《世谱》一书曰:“炎帝一曰连山氏”。唐代学人贾公彦说:“炎帝之兼号连山”。在全国首界会同炎帝故里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连山氏是炎帝正名号”的观点。对“连山”二字的由来,历代学者有不同解释,有学者说,《》中的《山经》记录的都是山,一山又一山,一山连一山,《连山》一名由此而来。《周易》的解释是:“《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断。”湖南怀化市会同县城边上有一块河谷盆地叫“连山”, 阳国胜先生说,其四面山垣连绵,因而得名。这里有八座象征伏羲的古庙,还有许多用卦象命名的地名,这是炎帝在连山演绎并改进的佐证。据新华网贵阳4月27日电(记者周芙蓉),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文物普查考古队近日在县内都江镇大坝村发现一处水书摩崖,崖面上镌刻有25个水族古文字,其中有“己巳寅卯酉申未癸”等记载历法的字符。水书被誉为水族的易经。贵州荔波水书展览馆还藏有水族的《连山卦》。水族也是雒越人的民族,与侗族同是一个语支,唐末宋初,曾经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树团村置修溪砦(军政合一的地方组织,相当县团级)。当地百姓仍自称为“水村”,水书摩崖的发现,再一次印证了 “炎帝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并非妄说。古黔中郡是雒越人的盘地,贬称为“南蛮”。会同、靖州、通道、黎平等地是今侗族集居的地方,既然 “连山”是个古地名,就必然是侗语。连山是一块园形的盆地,中间凸出,周围渐低,形象一把伞,“连山”,就是侗语“一把伞”的汉字记音。这是一把不同寻常的伞,后文还有论述。

  河图、洛书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尚书.顾命》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管子.小臣》曰:“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样未见有者。”汉代以后的一些著作也屡见提及。但在唐代之前,河图、洛书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宋代初才被华山陈抟发现,他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他提出的图式叫《龙图易》,载有以上两个图式。从而失佚了二千多年的《河图》、《洛书》的模样呈现在面前。但陈抟在《龙图易》中没有提到这两幅画图的名称,把这两幅画图命名为河图、洛书是北宋易学家刘牧研究陈抟《龙图易》之后,在他的著作《《易数钩隐图》一书中提出来的。从此,《河图》、《洛书》便成了易学界解释起源的依据。

  几千年来,对河图洛书一直存在“有无”的争论,陈抟以图之后,又有“”的论争。直到近代疑古派顾颉刚,还写《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彻底否定河洛。

  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 宫占盘(转载自百度百科) 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

  1987年又有考古发现,据百度百科资料介绍,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了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河图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可知那时人们已精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其言不虚。也说明河图、洛书源于燧人氏的结绳记事不假。

  其实,《易经》二字是古越语的记音。今侗语称生性、天性、个性、本性、本原、本质为“易性”。“经”,侗语称唱歌为“多嘎”,称讲故事为“刚经”。《易经》就是讲述生性、天地生性、生性、两性,即天地人和之性的“书”。

  生太极。“太极”是侗语的天地之意。太,古音古意均通大。《骈雅训纂》五《释名》称:“古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廟、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遂分而为二矣。”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太,古通大、泰。侗语称天为“曼”,称太阳为“大曼”。称地为“兑”,兑、极同韵。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故又称男人为“雒曼”,称女人为“雒极”。生太极,说的是混沌的生化出天地。

  太极生两仪。今1、2、3、4、5、6、7、8、9、10的读音均源于越语,侗语称两边、两块、两面、两性为“两仪”。两仪是2仪的大写。太极生2仪,说的是天地生,都有两面,雄雌两性。

  两仪生四象。侗语称四方为“四向”,即东、南、西、北。在这里四也是4的读音。两仪生四象,说的是有两仪必有四向,四向必有八方的数理逻辑。

  四象生。侗语称记载为“卦”,就是伏羲记载四时八节、八大生象的八种符号。

  的名称:即八种符号,这八种符号分别叫作兑、坎、离、坤、震、艮、巽,这八个字代表间天、地、水、火、山、雷、风、生八大生象。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写作天、地、水、火、山、雷、风、生呢?因为是雒越人先祖创造的,这八个字是古越语的记音。

  坎,古越语称水为坎,侗语称水为忍,也称沼泽地为忍(阴声),坎忍同韵。侗族统称水土为“兑坎”。坎字为左右结构,右部的欠字,甲骨文写作水纹状、河流状,可见坎包含江河、海洋、沼泽、湖泊等水面,水生鱼虾,滋润。

  离,侗语称火为“贝”,是古越语离的变音。火生热生光,熔化矿物。和太阳并称为阳刚之物。

  坤,古越语称山为坤,侗语称山为岑,是古越语的变音。有音才有形,有形才有意,有意才有字,这是古人造字的,仓颉造字是根据的≡≡形符号造的,他把左边的三一竖,成一个山字,又把右边的三一竖,又成一个山字,再在两山之间加一竖。所以,在甲骨文中坤字不是田中一竖,而是山中一竖。这一竖代表高山和树林。平原、山岗是大地的面貌,从这个角度讲,山也是地。山与地是致养之源。

  震,侗语形容雷声有震、啪两种发音,因此侗族也就以雷声来称雷为震、啪,啪是炸雷声。雷生,雷动风行,雷雨交加,这是八大生象中的声象。

  艮,侗语称风为艮,风是元气的无形,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生命之元。

  巽,侗语称繁殖为“逊”,是结合繁殖人类及之意。间的事物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而产生。可以说,这是中的串卦,是之魂。

  占筮是演绎《易经》的方法,有伏羲占筮法。包罗万象,变幻扑朔迷离,人生际遇诡秘莫测。在没有科方法来解释世界的古代,占筮是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生活需要。

  伏羲占筮法的演算工具主要有龟壳、蓍草、兽骨、鸡骨等。上古时代雒越人生活在湖海之滨,出海渔猎常有风浪、水精之险,因此,每当行船出海,都要先占卜凶吉。柳元在《柳州峒民》诗中写道:“鹅毛御腊缝山睪罽,鸡骨占年拜水精,悉向公庭问重泽,欲投章甫作文身”。雒越人盛行鸡骨卜,出海要占卜,部落行动、个人出行、、男婚女嫁、五谷耕种、畜牧饲养、祭神祭祖等都要通过鸡骨卜来看个凶吉。现保存下来的有《萨燧真鸡法》、《占推三百鸡卦卜》、《鸡骨卦全图》等。其卦名、占卦工具、卦辞都是越语(今侗语)。占卦工具有鸡腿骨、巴茅草,“爻”等,《图》中的鱼就是侗族占卦的“爻”,爻用羊角尖、牛角尖或小竹蔸子作成。占卦叫“百爻”,或“白马”, 三爻为一卦。《》中有“黄帝生骆明,骆明生伯马”的记载,这个记载把史学家们弄糊涂了,因为黄帝世系前三代分别是:黄帝──昌意──高阳(也就是帝颛顼)。这里却说是黄帝──骆明──伯马。找不到文献记载说,骆明就是昌意,伯马就是高阳。那么骆明、伯马是什么人呢?我的回答是:既不是人,也不是马,而是侗话!《》也是雒越人的创作(另有文论),其中有许多古越语,骆明、伯马就是其中一例。《全上古三代文》中有黄帝做“麻雀占”的记载,据此,我们可以推断,骆明,就是麻雀占。侗语称鸟为骆,称麻雀为明(日月的急读声、并读声),在汉字中找不到这样的同音字或谐音字,所以用日月的急读声来代替。可见“骆明”就是麻雀鸟。而“伯马”则是地道的侗语,汉语叫卜卦 ,《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占筮,是从结绳记事发展而来的一种算卦,蓍草,是占筮工具。

  蓍是什么草?辞书解释各不相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棱,叶子互生,羽状深裂,叶片有锯齿。”《辞海》解释为“锯齿草、蚰蜒草。”《说文》解释为“蓍,蒿属,千岁,三百茎。”《万行经》解释为“蓍生地于凋殒一千岁……一千岁尚有紫气,下有神龟伏于下。”上绕紫气,下伏神龟,千岁才生三百茎,可谓是“神草”了,就连自命为“真命天子”的历代帝王,每年春秋二季派大员到太昊伏羲陵祭拜时,返京也都要取回一束“蓍草”,以作信物。古代妇女还用蓍草作发簪,《韩诗.九》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割蓍薪,亡吾蓍簪。”那妇人是说,乡人割蓍草,我们没有蓍草做发簪了。簪是别在发髻上的条状物,与文中写的“蓍薪”相符。古代侗族妇女也有用数节巴茅草杆合起来做发簪的事。据此推测,用于占筮的蓍草一定是杆状植物。笔者查看了一些蓍草的图样,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茎杆很大且有棱,有的茎杆很小且有毛。云南蓍草图则是菊科,开白花,似白菊。按照《易经》蓍草占筮的说明,占筮时两手掌心要捂五十根蓍草,那么粗且又有棱的草茎怎么拿得了?在古代,用蓍草占筮是很普遍的,若是千岁才生三百茎,且传说只有三个地方生:一为山东曲阜,二为山西晋祠,三为太昊伏羲陵。如此稀有植物,用蓍草占筮就微乎其微了,这与古代盛行蓍草占筮的记载不符。

  侗族占筮的工具叫“竹爻”,做竹爻的材料是巴茅草杆,侗语叫“光牢”。巴茅草杆又轻又光又靭,在石器时代,侗族先民雒越人曾经用巴茅草做筷子(侗语称筷子为箸),现在有的地方祭祀萨燧,还按原始生活方式,用巴茅草杆来作筷子,用阔树叶作菜碗,用鸡蛋壳作茶杯酒杯。巴茅草既是占筮工具,又是教学工具。侗族青年上山约会姑娘行歌,就常用一寸长的三节巴茅草占卜姑娘来不来约会。小时候上学读书都带有若干巴茅草杆做计算工具。因此,笔者认为,蓍草很可能就是巴茅草。“蓍草”有可能是“光牢”的译音,而不是植物学上的蓍草。

  鲁迅先生说过,在母权社会里“因为‘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缘故,娘儿们曾经过一个时期,那时的祖老太太大概比后来的族长还要威风。”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二为少鵹,三为青鸟。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鸟为图腾,以燧人弇兹氏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侗台语称我们为“伊”,称祖母为“萨”,称老大为“姆”,“伊萨姆”就是“我们的始祖母”,或“我们的大祖母”。为何又称“伊萨姆那”呢?那,读挪音,侗语称鸟为挪(雒),燧人弇兹氏以鸟为图腾,以鸟为氏,认鸟为始祖,把人祖与鸟图腾结合起来,从而把燧人氏演化为祖神,这就是给“伊萨姆”加上一个那字的原故。“伊萨姆那”意为“我们鸟氏族的大祖母。”或者说“我们雒越人的大祖母”。

  百越民族是燧人氏的后世,现在分为二十多个民族,都燧人氏为始祖母。侗族叫“萨燧”,仫佬族叫“萨兮”,布依族叫“”,羌族、毛南族、壮族、瑶族叫“伏羲”, 水族叫 “伢俣”,苗族叫“萨姆”,还有些民族叫“萨嬷”、“萨摩”等等,从这些称呼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组,一组以燧人氏的燧姓为称,把“伊萨姆”简称为“萨燧”(燧、兮、岁、羲、俣是一音之转)。一组以燧人氏是大祖母为称,把“伊萨姆”筒称为“萨姆”(姆、嬷、摩是一音之转)。

  侗族对燧人氏的全称是“萨玛敬燧”。如上所说,萨是祖母。玛(姆)是老大,敬是贵姓之意,合起来讲,就是:“我们的大祖母(始祖母)姓燧”。

  “萨玛敬燧”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始祖母,是侗族的神,因此凡建寨就得先为始祖母燧人氏建坛,简称为萨燧坛。

  建萨燧坛前要请地理先生用“萨燧真鸡法”(即鸡骨卜)占卜择一吉地,然后挖个深3尺、五尺见方的土坑,土坑挖好后将一它萨岁土置于坑中央,在萨燧土周围安放二十四个燧石(燧石,也叫火石,是白硅石),再按金、木、水、火、土五个方位分别安上三角架、铁锅、铁勺、火钳、碗筷、剪刀、纺纱机、织布机和衣裙等物,填上一层黄土,复盖一个新簸箕,或一口大铁锅,再填上一层黄土,再按乾、坤、坎、离、震、艮、巽、兑摆八个白硅石,之后用石头垒砌成石包,约二米高,石包上栽一棵黄羊木作为万年伞,完了,还要在萨燧坛的东面建一座“萨堂”,作为祭萨的埸地,在“萨堂”前面再用小卵石制作一块图样的小坪子,最后用石柱或木桩立栏栅萨岁坛。萨岁坛建好后,要举行隆重的立坛仪式,仪式上要有五种供品:一棵又高又大无风也颤动的蓍草,一窝九层叠起的蚁房,一根横过大的野葡萄藤,一撮长在朽木空洞里的浮萍,一勺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建萨燧坛的三天内,全寨熄灭烟火,寒食事前蒸好的糯米和酸鱼酸菜,男女老少欢聚在箍楼、凉庭里,吹笙跳舞,唱九歌,唱萨燧歌。第三天众人团团围在萨燧坛旁举行点火接火仪式,首先由一中年男子用火镰击燧石取火,接下来一人击一次,当火星点燃艾叶时,众人齐声欢呼“呜罗喂!”、“呀罗喂!”然后家家户户取萨燧的火种回家点灯做饭。

  侗族萨燧坛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立坛仪式、祭祀供品等非常独特,那么,这些东西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一破解。

  1、建萨燧坛的旺地选择。由于是占卜择吉地,因此侗乡各村寨建萨燧坛的旺地不尽相同,有的建在寨中间,有的建在寨门内的台地上,有的建在寨子后面的台地上,一般都带有台地位势。萨燧坛周围九米之内不得建房子,不得修猪圈牛圈,不得动土种地,不得堆放杂物,要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充分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始祖燧人氏的。

  2、祈求萨燧。团寨集体外出做客(侗语叫勿吔),或出征御敌等集体行动,都必须到萨燧坛前祭祀、宣誓,祈求萨燧,并给每人发一根巴茅草插在头上,或插在芦笙上。巴茅草(蓍草)是伏羲占筮法的工具,侗族把它看作是吉祥之草,避邪之草,大人带小孩子外出做客也要掐几节巴茅草放在口袋里,或扎在帽子上,作为护身符。

  3、请萨燧就坛。萨燧坛建好后要去请萨燧来就坛。据说贵州从江县弄塘凯是最早建萨燧坛的寨子,萨燧已被他们请来了,所以,其他地方和村寨建萨燧坛都必须到那里去请萨燧。去请萨燧的人由那位占卜择萨燧坛吉地的地理先生和四个中年妇女组成。地理先生手拿红伞,身披红毡,四个中年妇女也手拿红伞,雒越古装打扮。卯时上,来到弄塘凯后,由当地的主祭师和几个妇人民陪同到萨燧坛奉祭“萨姆敬燧”,当地主祭师念祭萨词,接萨方供上草鱼、油茶等祭奠品,化纸,再由接萨方的地理先生念请萨词,念完,当地主祭师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燧石(石英石)和一它萨燧土送给接萨方,接萨方燃放鞭炮迎接,并用新侗布将其包裹好带回。萨燧接来后,早已恭候在寨门前的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吹芦笙,放鞭炮隆重迎接。

  4、萨燧土。在萨燧坛底部的中间安放一它萨燧,其含意有二:一是象征燧人氏的本土;二是象征女娲捏土造人,繁衍人类,寓意村寨人丁兴旺。

  5、二十四个燧石。在萨燧土周围摆放二十四个燧石,其含意有二:一是象征燧人氏燧石取火,寓意火种之源;二是代表伏羲占蓍法中的三变二十四数。

  6、日常用品安放。在萨燧坛里,按金、木、水、火、土五个方位摆放萨燧日常生产生活用品,象征伏羲的相生学,寓意五大元素俱全。

  7、盖簸箕。在萨燧坛的第二个层面上覆盖一个大簸箕或大铁锅,象征天幕,寓意女娲补天。

  8、八个白卵石。在萨燧坛的第三层面上摆放八个白卵石,象征乾、坤、兑、坎、离、震、艮、巽八个卦名,寓意伏羲。

  9、石包。把萨坛垒成一个圆形的石包,而不垒成四方或长方形的石包,其含意有二:一是象征燧人氏穴居;二是燧皇陵墓;寓意三皇之首。(燧皇、羲皇,炎皇)

  10、万年伞。石包垒好后,栽上一棵黄杨木(千年矮)作为万年伞(黄杨木形状似伞)。这把伞的文化意蕴很深。侗语称一把伞为“连山”, 伞是炎帝创造的,故把自己的名字称作连山,把居里也称作连山。栽上这把伞,象征炎帝及其连山卦;这把伞又是一把伞,它象征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炎帝氏)荫庇侗家子孙万代。侗族离不开这把伞,姑娘出嫁时要打这把伞,送老人上时要打这把伞。若是母亲去世,孝子要提一盏灯笼打一把伞(有的把出嫁时带来的那把伞留到现在用)到母亲娘家去报丧。当年母亲出嫁时手中拿着一把红伞,接亲人提一盏灯笼给母亲带。母亲由花季少女,到生育儿女,饱经多少沧桑,如今老病辞世,重打这把伞送母亲到娘家团聚,给人以无限的回忆和思念。七天后,孝子们再次打着这把伞到外婆家招魂辞行。一来给母舅谢罪,二来带母亲到舅家辞行、三来为母亲招魂。到外婆家祭供鱼肉茶酒,化纸,之后,守到夜深人静之时,也就是母亲当年出嫁之时,外婆家再次开桌上祭品,祭供刚去世的姑婆,为姑婆送行。之后,便说话,为孝长子代表族人将祭桌上的一杯酒倒一半在地上,洒一半到天上,表示谢天谢地。随即手扬红伞,占燃灯笼,大声呼喊:“娘,回家去啰!”从火塘到门外连喊几声,然后打着红伞提着灯笼带母亲的亡灵回家。屈原《楚辞.招魂》如实地写道:“招具该(皆)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返)故居些!”这把伞经过萨燧的,已经成为一把神伞,,不仅妖怪怕它,豺狼虎豹也怕它,只要打开红伞,这些害人的东西就会跑开,巫师占卦也常用这把伞驱邪。侗家称这把伞为“萨燧火伞”,侗语“伞贝”(火炭)一语由此而来,

  11、萨堂的建筑。纯木结构,式,上梁前,要作鸡卜,以择吉日。上梁正中雕有鱼图案,用侗家亮布(紫红色)包裹成几何形(侗家住房的上梁也都有掌鱼),每个榫头都刻有三青鸟、凤凰、雁鹅、喜雀等之类的吉祥之鸟。萨堂规模各地不一,一般是三间通堂,正中有神龛、茶案,左右摆放九层蚁窝等五种供品。常的拜祭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2、一杯两江汇合漩涡水。伏羲鱼,就是侗族“伯马”(卜卦)的爻,也许鱼是根据两江汇合所形成的漩涡模样绘制的。可见,这杯漩涡水代表鱼。

  13、九层蚁窝。《易经》中的乾、兑、坎、离、坤、震、艮、巽为八宫,加上中央为九宫,九层蚁窝代表伏羲九宫图。同时乾卦九五是人君的象征,因此,九层蚁窝也象征伏羲为人之君。

  14、一撮长在朽木空洞里的浮萍。空洞象征,浮萍象征卦爻,《易经》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不断演绎下去,会出现许多卦爻,就如浮萍分蘖一样,无穷无尽。

  15、一棵又高又大无风也颤动的蓍草。蓍草即巴茅草,是伏羲占筮法的工具,有占筮不能没有蓍草。无风也颤动,寓意蓍草是神灵之草。有这样的蓍草,占筮才灵。

  16、一根横过大的野葡萄藤。一根葡萄藤代表女娲之肠。《.大荒西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出。”就是说女娲家住粟广原野,横道而居,这十个神是女娲之肠变的,也可理解为女娲生了十个儿女,因此,这根不同寻常的野葡萄藤寄托了侗家对生育繁衍的希冀。

  17、、立萨坛吹芦笙。芦笙是女娲发明的。女娲是百越民族的伟大母亲,所以,侗族苗族把芦笙誉为“母亲的声音”,听到芦笙响,就如同听到母亲的,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振奋。上万年来,侗族苗族几经风云变幻,,悲欢离合,芦笙始终相伴。当民族处于危机之时,他们吹着悲愤的“龙打滚”芦笙曲,倾诉心中的忧愁和愤慨;当民族起关(关,侗族自治的联盟组织和条款)宣誓抗敌之时,他们在萨燧坛前吹着雄劲浑厚、气势磅礴的“过山追虎”芦笙曲,鼓午斗志。在战场上,芦笙陣阵,排山倒海,奋勇杀敌!当战争胜利,民族兴旺发达之时,他们吹着 “鲤鱼上滩”、“雁鹅”、“白鹤亮翅”、“雄鸡斗架”等欢快、悠扬的芦笙曲。母亲的芦笙,母亲的声音,他们吹出来的芦笙曲是民族的。

  历史文献中多有“女娲制笙簧”的记载。《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帝皇世纪》也说:“女娲氏,风姓,承包羲制度,始作笙簧。”女娲芦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发展成为百越民族独特的芦笙文化。侗家苗家的。史籍上,有“女娲制笙簧,伏羲创巴舞”之说,侗家人把原始狞猎征战之舞、巫术舞、农耕舞与芦笙曲给合起来,创造了既粗犷而又妍丽多彩的芦笙舞,在史籍上有不少记载。早在二千音乐论著中,就有“南夷之乐持羽舞,匏斗乐器叫芦笙”的记载。明代以后,芦笙盛行,明邝露所著《赤雅》书中中说:“峒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明代高僧侯大错在靖州飞山寨上观看苗侗跳芦笙舞时,咏诗曰:“葳蘸很压当胸前,细褶裙花幅幅妍,家住玉峰最深处,歌声绰约貌仙姑。”

  现代,戴歌戴舞是喜庆的热烈场面,而古代却是战场上的热烈场面。古巴渝雒越巴人作战是“前歌后舞”,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战场上“前歌后舞”的壮烈场面:“千人唱,万人合,山林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奔腾似猛虎,呼啸我胜雷鸣”(《世物纪原》)《尚书》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雒越巴人用“前歌后舞”帮助武王伐纣,殷人望而生畏,溃不成军。《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巴人“前歌后舞”伐纣得胜,之后帝王竞相袭用,西汉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巴人又用“前歌后舞”帮助刘邦“还定三秦”夺回关中军事要地。在史籍上未见侗族作战的记载,但从侗族祭萨燧的军事表演来看,其战场气势比巴人的“前歌后舞”更恢宏:武士们手挚戈矛,布排山倒海之阵,齐声喊呐,奔向沙场,其后是成百上千的芦笙队列,其声地动山摇!敌阵魂飞魄散,纷纷溃落。凯旋归来,全民欢跳芦笙舞,也可谓是“前歌后舞”了。

  18、侗族的祭萨燧活动。萨燧坛建起来后,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祭萨燧活动。

  三是集体所外出“勿吔”(作客),先到萨燧坛祭萨,请萨燧领队,然后由一中年妇女摹仿萨燧,穿上特制的盛装,身边有两位手持宝刀的“将军”,然后由身披红毡,手端罗盘的地理先生为萨燧开,紧接着是勿吔的队伍。每人头上都插一根蓍草。

  四是大祭,每年三次,正初七一次,二月初七一次,八月初七一次。这三次的数字合起来是“128777”,这个数字含有什么奥妙尚在研究。大祭是很隆重的,家家户户都杀牲放塘取鱼祭供萨燧,男女盛装打扮,明代包汝楫《今古说部丛书》第四集《南中纪闻》对古代南蛮的服装有如下记载:“不冠不履,男妇具右衽佩刀,男子头插雉尾,身穿短袄,胸背两臂俱花绣。妇女头髻,顶上插一根银牌为饰,上衣齐腰,亦花绣……”相比之下,现代侗人的盛装更美。祭萨期间,全村男女老少聚在萨燧坛前吹响芦笙,戴歌戴舞,叙唱《萨姆敬燧之歌》,并象征性地用花轿抬萨燧来观看表演。

  关于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炎帝氏活动的遗址、陵墓,史籍记载很多,考古也有许多发现。

  燧人氏:河南商丘古城15公里处有座燧皇陵,古商丘有燧人国。考古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徐水县南庄头发现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挖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距今约一万二千年前。

  华胥氏: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有华胥陵,村后半坡上有座华胥窑古遗址。考古发现:1963年考古发现距今约80万年的“蓝田猿人”化石。2006年3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首界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

  伏羲氏:伏羲故里有两说,一说伏羲生于今甘肃天水市静宁县,长于新市,殁于河南;一说伏羲生于四川阗中,官于河南。伏羲母亲生活在今四川阗中华胥之渚,并在这里生下伏羲女娲。今阗中仍有许多遗址和,如怀伏羲的地方彭池,生伏羲的地方仇夷(汉时命名为伏羲乡),伏羲藏的“琅环”是阗中古代的名称,阗中七里镇马皇山上有伏羲殿,干鹤村至今仍有一座伏羲女娲合磨定婚的“合起桥等。《》有“西南有巴国。太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的记载。伏羲是为百越巴人始祖。

  古成纪(今静宁县)有规模的伏羲庙有三处:即天水市区的伏羲庙,卦台山伏羲庙,奉安泰山伏羲庙。河南有太昊陵,规模宏大,占地875亩,该陵庙以伏羲先天之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式古建筑群,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他们的侗语名字是证明

  1、侗族萨燧坛上下有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炎帝氏创造发明的实物,而各地的纪念性建筑和考古发现都没有这些实物,即使太皋陵也只是一个宏大的建筑群而已。

  2、侗族萨燧坛为何把燧人氏、华胥氏、伏羲、女娲氏、炎帝氏合为一体?是否因为他们都是燧人氏为始祖的缘故?

  3、为何侗族萨燧坛的建造设计得如此周全?为何在他们的出生、活动的遗址之地找不到这样的陵墓和建筑?

  4、从现在能找到的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炎帝氏的出生地、活动地、殁落地都不在侗族地区,为何侗族又对他们这样了解?

  1、燧人氏、华胥氏、伏羲女娲氏、炎帝氏,既是中的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她)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各民族人同根,祖同源。

  2、还原于历史,解开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疑团,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从5000年推到了上古时代的2万年前。

  3、侗族是中华古代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侗台语是中华民族古代语言的活化石,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