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文化

文化阜阳 精彩纷呈

  “十二五”以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加快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建设,使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惠民工程依托各类平台走进百姓生活;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凭借文艺精品进一步打响阜阳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颍州经济开发区的安徽金源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柳编家居产品。公司负责人说:“新研制的太阳花吊椅销量非常好,每个月仅面向西欧市场的出口量就达到300多个货柜。2015年,公司销售额超过了4000万美元。”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大文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安徽信达数字科技动漫产业园、阜阳市印刷文化产业园项目等18个重点招商项目,以及三宝文化产业、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等22个总投资710多亿元的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文化大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建成1家省级印刷产业包装园区。与此同时,阜南柳编、太和发艺、阜阳剪纸……一项项响当当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超过60亿元,文化产品创收外汇总额突破5亿美元,在全省16个地市中位居第一。今年,我市还将实施园区和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走进颍上县陈桥镇三王社区,农民文化乐园成了村民们乐享文化盛宴的平台。欣赏文艺演出、参加文体互动、聆听理论宣讲……2015年11月17日,在三王社区农民文化乐园,伴随着欢快的节奏,该社区第八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吸引了上千名群众前往。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建设了23个农民文化乐园、1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开展“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颍淮群众文化大舞台”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搭建了平台,送戏曲、小品、舞蹈等文艺演出活动下乡入村,深受群众欢迎。此外,微宣讲、艺术化宣讲等理论宣讲活动也融入文化惠民活动中,既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送去了政策,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全市范围内先后建设了1907个农家书屋、22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并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178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民亲民的大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广大群众从文化惠民工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2015年12月,历时10天的“大美阜阳”阜阳市美术书法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20幅阜阳书画艺术精品亮相展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产生了较好反响。

  “十二五”期间,阜阳文化蓬勃发展,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积淀出阜阳的文化美誉,诠释了文化阜阳的新形象,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含金量十足的文化名片:2012年8月28日,中国书法城——阜阳市授牌仪式暨全国百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在阜阳隆重举行,书法之城成为阜阳又一丽的文化名片;2014年8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下文,授予阜南县“中国柳编之都”荣誉称号;2014年10月,临泉县正式被中国杂技家协会评定为“中国杂技之乡”,成为全省首个获此荣誉称号的县区……

  据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三年来,我市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元化,文艺精品愈来愈多样化,仅在戏曲、舞蹈领域的艺术作品,获省级及以上艺术项的就多达50余项,影视、动漫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并登陆省、,阜阳文化品牌愈加响亮。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开发颍淮文化和欧苏文化,发挥民间手工艺品影响力,实施“一地一品”战略,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推动阜阳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