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影视

姓马的名人众作家《雅活》研讨会谈文学回归:创新思维渠道山茱萸之恋

  中新网杭州4月12日电 (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姚婧雯)“文学虽然是小众、难以普及的,但像《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这样的电视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创新,可以培养人们进入文学的思维渠道,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力,将中国优秀的精髓文化向世界输出。”浙江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俞梁波12日于浙江杭州举行的散文集《雅活》研讨会上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雅活,是当今社会许多人寻觅的一种生活态度。4月12日,作家韩晓露散文集《雅活》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黄亚洲书院举行,来自文化界的作家、诗人、散文家齐聚一堂,共同针对当下的文学和阅读展开探讨。

  记者了解到,《雅活》是作家韩晓露的第三部散文集。

  “相较于前两本散文集,在这本里,我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更为浓郁了。”韩晓露告诉记者,平等、自由、博爱、关心妇女儿童成长、把所有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弱势群体身上,这就是她的浪漫主义思潮。

  而这一切,就体现在《雅活》的叙述里。单身但生活优裕舒适的《紫嫣》、自得其乐的《牡丹》以及作者笔下带有些许奇幻和传奇色彩的儿童……韩晓露说,这些都体现了对妇女儿童和自然的尊重。

  在研讨会上,俞梁波表示,浙江一直是培养文学家的沃土,大家鼓励浙江网络作家的创作,但把思想性的东西回归到传统文学上,营造一个温暖的世界,这是全体文学界追寻的共同目标。而这,恰恰也是韩晓露的诉求。

  “我试图通过《雅活》这本书,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世界,她优美而诗意,她充满着博爱、平等和自由,她有的时候偶尔会超自然,甚至带有些神奇。”韩晓露在自序中提到。

  优秀文化需要传播,面对当下五花八门的文学传播形式,出席研讨会的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黄亚洲对记者说,不同的人有对文学不同的需要,现在年轻人提倡的“碎片化阅读”不是贬义词,碎片化多了,也能拼成完整的一张图,达到自己生活中的“雅活”。

  在这幅文化绘图之中,《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脱颖而出,为此,黄亚洲也表示,古典诗词里本身就有美的东西,现在只不过是通过电视节目来放大了它的美,“我们要带着传统文化的美,走出去。”(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