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信息

走街串巷--探寻阜阳味道

  一个城市,如果想快速的了解它,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答案就是--小吃。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小吃则是几千年来当地文化的集中体现。新疆的手撕鸡,武汉的鸭脖,长沙的臭豆腐等等,无不透露了当地群众的口味与喜好。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街串巷,探寻阜阳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味道。

  格拉条的名字来源于阜阳的方言。阜阳话中搅拌就叫格拉。因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佐料搅拌均匀所以被称为格拉条。一般格拉条会使用小麦面为原料,调料使用芝麻酱、豆芽、辣椒油。再搭配一些卤菜,当地人还会买个一块钱一杯的散装白酒。这就是阜阳人最真实的生活。在阜阳的大街小巷中找格拉条的铺子是不用看招牌的,因为制作格拉条的铺子都有一个标志性的特色--门口有个大铁锅套个铁架子。你只管走进去,对老板说来碗格拉条,老板自然心领神会。

  阜阳的另一个特色小吃就是枕头馍,又称阜阳大馍,是具有阜阳特色的汉族小吃。枕头馍顾名思义,形状就像一个枕头,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每个枕头馍大约40厘米长,20厘米宽,15厘米厚,单个的重量可达6斤!

  枕头馍为什么制作的这么大呢?其实这也是有典故的,相传在南宋初年顺昌(阜阳古称)之战时,正值新麦登场。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百姓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人发一个。饿的时候就削一片充饥,困的时候就拿来当枕头睡觉,枕头馍因此而得名。

  在阜阳,地道的枕头馍吃法一般是用刀把馍切成薄片。涂抹上豆瓣酱或者辣椒酱,也有人在中间夹上黄牛肉(贵族吃法)。一口吃下去,馍本身的香酥柔嫩与牛肉的筋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豆瓣酱更是为二者的融合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巨大的满足感在口中开来,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太和板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板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板实的意思。太和板面为了其口感的筋道,常常要对面团反复揉搓,所以你可以发现一般做板面的师傅都是双臂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都是练出来的啊。

  相传这太和板面的灵感来自于三国名将张飞,三国时期刘关张三人驻扎守颍州,也就是现在的太和。张飞吃这里的面总嫌太软,不愧是猛将,牙口都比一般人好。这里的厨师为了满足张飞的口味,反复实验后终于做出了筋道的面条,并在其中加入了多种药材和羊肉。张飞吃后顿感可口,这太和板面的做法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其实一碗太和板面好吃与否,前期面是否筋道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汤料的制作。地道的太和板面用羊油起锅,加香料,慢火熬制30分钟。后加干红椒,切成丁的羊肉。细火熬煮,最后加盐、味精、黄酒等调味料。汤头好,面筋道。这碗太和板面,才叫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