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资讯  信息

夜读丨印章之美


 

     近日,善篆刻的金陵胡文季老先生赠我名章一枚,是汉白文二字印,左右分布,材质虽普通玉石,然方寸之间,其书法、刀法、章法气韵怡然,风骨颇佳,把玩再三,爱不释手。

     说起印章,记得有一个记载印章来源的神话传说很有趣,汉代纬书《春秋合成图》:" 尧坐舟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后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 "。虽然神话传说给印章的诞生增加了某种神秘的色彩,且不足为信,但也让热爱印章艺术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

     其实中国的雕刻文字,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章、单位公章、书画家印章,无一不是熏染着刻字艺术的演变与革新。

     印章有名章与闲章之分,名章以姓名为主,而闲章往往以诗句、格言、自戒之词为主。无论如何,刻制一枚印章,不仅是技术活,而且也是苦力活。明朝万历五年进士屠隆先生,在他的小品文《印章》中将印章的刻制过程与心得跃然呈现在纸上," 近刻玉章,并无昆吾刀‘蟾酥’之说,惟用真菊花钢煅而为刀,阔五分,厚三分,刀口平磨,取其平尖锋头为用。将玉章书篆文,以木架钤定,用刀随文镌之,一刀弗入,再锲一刀,多则三锲,玉屑起矣。但不可以力胜之,则滑而难刻。运刀以腕,更置砺石于旁,时时磨刀,使锋芒坚利,无不胜也,别无他术。"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在论封泥中说:" 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篆法体势方者,方易于劲(遒劲),但方并非即是劲,故要得其方劲。圆易于转(婉转)但圆并非即是转,故又要得其圆转。有方劲而无圆转,近于犷悍。有圆转而失方劲,近于媚俗。学封泥贵在方劲而兼圆转 ……。故用刀要拙,不拙则无高古雄深气韵,用锋宜锐,不锐则无峭拔英迈的风神 "。

     可见冶印之道,各有精妙之论述。自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定式。书画家们不光精通书画理论、书画技巧,有的还具有娴熟的篆刻技法。像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书画大师,其印章功夫也是了得。吴昌硕钟情石鼓文,深得其趣,遣书入印,自成一家。张大千以摩挲金石文字为常课,又多年临摹仿古画,故其印艺博采众长,神韵流动,放逸自然。齐白石的篆刻,得力于钻研《天发神谶碑》和《祀三公山碑》,由于早年当过木匠,其手腕力大,手头准,显得雄伟酣畅,与其痛快爽辣的艺术个性融为一体。

     文人之间以印章为题的诗词也非常有意思。北宋大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写过《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中 " 我有元晖古印章,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