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网事

毛泽东批判的静坐健身:怪力乱神还是养生妙法?,陈听天

1917年4月,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名文《体育之研究》。他认为,当前国势衰弱,武风不振,唯有提倡体育,通过运动增强国人体魄,才是救亡图存的不二法门。由此,他对流行的静坐健身法予以批判:“近有因是子者,言静坐法,自诩其法之神,而鄙运动者之自损其体。是或一道,然予未敢效之也。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毛泽东在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中便点名批评这位“因是子”,足以引起我们注意。这位“因是子”是谁?他的静坐健身法究竟有何奥妙?

蒋维乔对静坐养生的探索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前清秀才,后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曾一度参加反清活动,后退出。清末蒋维乔至上海,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参与编辑国文教科书长达十年之久。民国初年,蒋维乔受蔡元培邀请,在教育部任职,成为江苏省教育会骨干。1922年,蒋维乔先后担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代理东南大学校长,可谓江苏教育界权倾一时的人物。国民党执政后,将江苏省教育视为“学阀团体”予以解散。蒋维乔告别政坛,转而从教。从1929年起,担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直到1950年辞职。蒋维乔一生在政学两界多有建树,但真正使其广为人知的却是“静坐法”。1914年,蒋维乔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是子静坐法》,一时间行销海内,至今仍不断再版,说其百年而不衰,并非虚言。

毛泽东批判的静坐健身:怪力乱神还是养生妙法?,陈听天

蒋维乔

少年时代体弱多病,是蒋维乔探索静坐养生的动因。据其描述,他年少时形销骨立,经常患病,体质极度虚弱,绝望中发现一卷古代医书《医方集解》,逐步探索静坐养生之学,遂身体渐好。年长以后,抛弃静坐习惯,加之酒食征逐,纵欲过度,最后被传染成肺病,咳嗽吐血,几至于死。最后,蒋维乔决心闭门不出,不问世事,独居修行静坐。他每天静坐四次,每次一两个小时。据其自述,坚持三个月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腹部热力增加并持续震动,最后热力从腹部沿脊椎冲击后脑,连续震动长达八十五天。八十五天之后,俨然脱胎换骨,所有病状一朝痊愈。蒋维乔之前步行半里尚觉疲乏,如今半日行走九十余里亦不觉累。由此,蒋维乔将自己的静坐心得写成书,向世人传授此法。

闭关八十五天修炼静坐,其后身体素质产生质的飞跃,听起来似乎是武侠小说的情节,颇有不可思议的味道。不过,按照蒋维乔的说法,其静坐法并非迷信,而是有“科学”根据。蒋维乔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在于血液循环的不畅通。人体的一半血液淤积于腹部,停滞不动,若不能使其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便会产生各种疾病。因此,静坐就是集中精力于丹田,通过闭目调息,最终将腹部的淤血逼出,使其重返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用现代医学知识衡量,蒋维乔的学说是否正确另当别论。但是,在民国初年那个医疗条件水平较差,卫生知识并未普及,民众寿命普遍较短的时代,这样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学说很容易广泛传播,成为众人争相修行的方法。据蒋维乔自己说:“此书行销数十万册。书出版后,购者络绎不绝,近则各省,远至南洋,无处不有学习之人。”

静坐养生法的广泛传播

静坐养生法在北大的传播,便是反映其在知识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绝佳案例。1917年11月18日,任职于教育部的蒋维乔受北大邀请演讲静坐法。学生对其学说极为佩服,遂开始筹组北京大学静坐会。静坐会由北大学生计照、雷国能发起,以修养身心为宗旨,以三个月为一周期,在蒋维乔的指导下演习静坐。静坐活动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积极支持,提供法科大讲堂作为集会之所,并在各宿舍添设静坐室,一时参加者达三百余人。静坐会不但实践静坐,还开设养生讲座。1918年5月,《北京大学日刊》上发布通告,每星期一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开会,由蒋维乔演讲长寿哲学、儒家道家佛家修养法等等。

从当时的资料来看,当时的北大学生对养生之学颇为关注,学习静坐养生法非常踊跃。北大的养生讲座之后采取问答的形式,学生提问,蒋维乔解惑,问答最后刊登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如有学生问:抚摩小腹使排泄通畅的方法是什么?蒋维乔答:用右手放在小腹之上,从右向左顺大肠回旋之势,循环摩擦适度为止。还有学生问:我的肚子为什么经常鸣叫?蒋维乔答:食物没有消化,在胃肠内发酵的缘故。还有学生问:怎样修炼不用吃早饭的功法?……北大静坐会诞生于五四时期,全国最高学府学生岌岌于养生热,而且发问如此可笑,似乎与我们今天印象中五四时期提倡“民主”、“科学”的北大迥异。

毛泽东批判的静坐健身:怪力乱神还是养生妙法?,陈听天

《北京大学日刊》

当然,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新文化旗手的聚集地。蒋维乔在北大提倡养生,宣传气功,当然会引起新文化运动诸君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蒋维乔讲静坐法,只是附会“细胞”、“血轮”、“循环”等科学术语而已,本质上仍是传统中医的经脉说,并带有道家养生的神秘色彩,实为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逆时代潮流而动。五四时期提倡体育、尚武,批判传统中国“静的文明”,蒋维乔却在宣扬剧烈运动不适合东方人的体质,显然也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由此,鲁迅在1918年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讽刺蒋维乔,说他是“讲鬼话,把科学东扯西拉,让科学也带了妖气。”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也认为因是子静坐法“予未敢效之”也。不过,批判归批判。五四以后,静坐养生法虽然不再如之前风行,却影响了许多人。从许多名人的回忆录中,都可见其修炼的记录。

郭沫若、钱穆、蔡尚思在民国时期都有学习过“静坐养生功”的经历。近人如饶宗颐说:“自十四岁起,我学‘因是子静坐法’,我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上九时必宽衣就寝。我的饮食起居都很随便,中餐西餐,难过北土我都能适应。”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年轻时则直接受蒋维乔指导,回忆道:“我这次在上海很得意的一件事,也是终生受益的事,现在可以直说了,就是我学了气功。因为跟蒋先生学习气功,我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习练,确实是受用无穷。”以上所提诸人,皆登高龄。由此可见,运动与静坐的养生效果,孰优孰劣确实值得疑问。如周有光老先生,年轻时身体差,亦从来不运动,如今却可以活到111岁。相比之下,那些夺取锦标的运动员们,尤其是长年从事高强度体育训练者,似乎未必都能长生。

从静坐养生到追求幻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