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资讯

阜阳百姓乐享民间文化生活

  花朝节、临泉杂技艺术节、苗湖书会、清音文化节……近年来,我市各地依托传统节日、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举办了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地方民俗,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花朝节、临泉杂技艺术节、苗湖书会、清音文化节近年来,我市各地依托传统节日、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举办了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地方民俗,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近期,一条名为“阜阳第二届花朝节即将开幕,十二花仙子正在招募中”的短消息,在新浪微博颇受市民关注。这条微博博主“阜阳小白龙”是一名汉服爱好者,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不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已经忽略了这个节日。”“阜阳小白龙”说,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纪念百花的生日。

  “阜阳小白龙”说,他们想通过这个活动让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汉服有个亲密接触。活动举办时间预计在四月下旬,地点暂定阜阳生态园。活动将包括祭拜花神、茶道和香道仪式、传统礼仪、介绍花朝节的由来四个环节。

  依托传统节日,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以此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在我市,像“花朝节”这样的节日并不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民俗节日。传统节日有古老的民俗传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民俗和文化也受到更多关注。”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举办传统节日节庆活动,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我市各地均举行相关文化节日活动,庆祝节日。如元宵节举行灯会,最初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朝,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阜阳生态园,因今年改造提升园区未举行灯会外,至2014年春节,阜阳生态园春节游园灯会已经举办六届;如重阳节敬老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为发扬这一传统,在重阳节,我市各地均举行不同类型的敬老活动,咏菊诗会、到敬老院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多姿多彩,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息。

  游人如织,赏花留影;诗人们现场吟诗作赋,书法家们挥毫泼墨,民间艺人即兴剪纸,文艺爱好者载歌载舞,为现场农民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前来参与。这是4月9日,记者在界首市邴集乡第十八届梨花诗会现场看到的场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邴集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素有“水果蔬菜之乡”的美誉。当年仲春时节,梨花初绽,万树银装素裹,大地花团锦簇。依托梨花盛开的美丽景色,邴集乡自1998年首届梨花节以来,一年胜似一年,年年办出了新意,将“梨花诗会”精心打造成省内外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通过梨花诗会这个平台,以诗会友,以文交友,结交更多朋友,也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邴集乡发展的优势、特色向社会广泛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邴集乡建设和发展中来。”界首市邴集乡镇长吕之峰说。近年来,邴集乡通过梨花诗会引进了许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安徽绩溪胡中华2013年在邴集乡规模流转土地2600亩,成立了界首振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彩叶树基地,目前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弘扬地方民俗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并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培育民族认同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民俗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顺应形势之需而举办的。”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围绕这个目的,我市各地均依托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举办各类民俗文化节。如颍上管仲文化节、临泉杂技文化节、太和椿樱文化节、阜南柳编文化节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界首依托各乡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文化张力、独特的文化传统,构建独具特色的王集镇李彬庄的“农民杂技文化节”、颍南街道曹寺村的“百年石榴花艺术节”、颍南街道福通社区的“游园艺术节”、太和社区的“周末大舞台”、任寨乡的“苗湖书会”、邴集乡的“梨花诗会”、芦村镇的“民俗文化节”、东城街道的“风筝节”、“春节民间文艺汇演”、“元宵灯会”及系列节庆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盆景文化”,成为展示地方形象的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节是弘扬、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经典盛会,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促进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实现民俗文化活跃于记忆、传承于生活、回归于快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