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生活  美食

阜阳老雁馍 孝道恒久远

  “老雁馍”是阜阳地区家喻户晓、具有特殊含义的美食——女儿出嫁后,从农历正月十六直到清明前,带着“老雁馍”回到娘家,送给父母,以表达思念和孝顺之情。这段日子,也是父母一年中最为期盼的时光之一。

  在阜阳,“老雁馍”用面粉蒸制,点上天然食用色素,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栩栩如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民俗特色。

  过去,阜阳曾流传“二月二,送老雁馍”的传说:每年二月二前,时逢大雁过境停歇,大雁敏锐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飞长空,凄厉的鸣声在河滩、旷野久久回荡,让人产生不祥之感。农历二月二恰逢传统“青龙节”,俗称“龙抬头”,皖北地区百姓认为,这天是老龙王的日子,老人也会随之;还认为,老人是因为其灵魂被大雁叫声带入云天的结果。

  据文献记载,二十七年(1938年)后,沿涡河、颍河黄泛较重的地区,二月二初常有群雁起落。太和一带流传民谣: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此风俗很快传到颍河两岸,每逢二月二,出嫁的女儿就给长辈送老雁馍,以消灾避祸,祈福平安。

  这些民间传说虽具有迷信色彩,但都源于“孝亲敬老”这一情感基点。有学者认为,“老雁馍”是皖北地区特定生态环境下大雁物象与农耕文化的巧妙结合,是已婚女性表达孝心的载体。

  在阜阳话中,大雁被叫作老雁。大雁为定期迁徙的候鸟,喜欢栖息于旷野、沼泽、湖泊、河畔、滩涂、麦田,特别是水草丰美的地方。阜阳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湿地资源丰富,水生植物茂盛,是大雁南北迁徙的最佳停栖地之一。

  《阜阳地区志》对大雁迁徙过境有如是记述:“春分时节:鸿雁归去,紫燕飞来,斑鸠安家,香椿萌芽,红芋育秧。秋分时节:荞麦开花,黄豆入仓,鸿雁南来。”由此可见,大雁是皖北地区常见的候鸟群体。

  在阜阳,有俗语说:嫁出门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已经出嫁的女儿被视为泼出的水,她们事事都要以婆家为重,不到逢年过节,难得有机会回娘家一聚。而大雁年复一年、往返有期、不忘故地,常常激起已婚女性的联想。她们以雁自喻,寄情于雁,由此催生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老雁馍”民俗。开春之际,她们希望能够像大雁一样回到故里,和父母团聚。这成为“老雁馍”民俗产生、传承的情感心理基础。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皖北传统农耕社会,“老雁馍”倾注了阜阳已婚女子眷恋故地、孝敬父母的炽热而纯朴的情感,是已婚女子表达孝心的物质载体。

  阜阳地区盛产小麦,围绕小麦的加工、制作、食用等环节,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面食文化。阜阳以小麦为原料的面食主要有“枕头馍、花卷子馍、小蒸馍、水烙馍、烧饼馍、锅盔馍等上百种。阜阳面食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还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寄托生活愿景的载体。比如,老人过寿的桃馍、结婚用的喜馍等,其中,孝亲敬老的老雁馍就是众多花馍中的一种。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早在先秦时代,中华文化就呈现出强烈的孝亲情结。《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中国文化从某一意义上看,可谓为孝的文化。孝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逻辑起点与情感基点源于事亲

  在阜阳,青云街是历史上有名的“双孝子街”。据《阜阳县志》记载,清咸丰六年,居民李复本为母亲操办丧事时,忽然巷内失火,但母亲的棺材还在屋内,李复本哭喊着和妻子一起把衣服弄湿,趴在母亲棺材上痛哭。也许苍天有灵,大火熄灭后,母亲棺材不仅保全了下来,李复本夫妻也奇迹生还,“湿衣护母”的故事流传于颍州大街小巷。

  清朝时,阜阳玉石街住了一家姓杨的,杨姓之子娶了本城一位女子,夫妻俩举案齐眉,感情很好,并生有一子。约一年后,杨家这位儿子因病去世。当时,平民百姓特别是女子遇到这种情况再婚再嫁也属寻常,杨家公婆也劝媳妇“再走一步”。这位媳妇看到孩子尚幼,而且公婆年纪又大,乏人照料,发誓不再改嫁。于是,她悉心拉扯孩子,尽心照料公婆,把小孩长大,把公婆养老送终,自己也终老其家。类似的孝道故事在阜阳不胜枚举。

  目前,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依然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养老模式。体现孝道感恩文化的阜阳“老雁馍”,是当前社会呼唤孝老爱亲的标志物之一,应该大力弘扬,让孝心传递下去,为构建和谐善治幸福城,增添更多的家庭元素和温情力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