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杂谈

草根外交:中国农民各国倡环保

  平心而论,陈法庆的不大可能实现。根据美国法律的豁免权条款,联邦高院不可能受理非美国籍公民对布什的诉讼。在天津气候会议上,玻利维亚曾提议建立“国际气候法庭”——这与陈法庆的提议相似——但遭到了澳大利亚(背后是美国)的反对,这项动议在坎昆也不大可能成功。至于他呼吁“签署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环境保护公约”,至少在坎昆几乎不可能,能否在明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签署也是个未知数。这也难怪有人说他是在“炒作”。

  但是,幼稚也好,炒作也罢,这都丝毫不能抹杀这位中国农民对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成熟,它才更能代表草根的力量。

  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给外界的印象是政府为主导,公民社会则难觅踪影。不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在其他涉及全球治理的议题上概莫能外。这使得我国政府代表在谈判中往往处于“形单影只”的不利境地。一旦遭到攻击,就容易陷入孤立,至少是形式上的孤立——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末期就是如此。

  不过,现在这种情形正在经历着改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民间组织的身影大量出现在会场。在天津气候会议上,更是有60家中国本土或在中国有分支的非政府组织(NGO)“集体亮相”。而陈法庆更是第一次以一位中国农民的身份直接对气候谈判代表发出呼吁——发声本身比说了什么更加重要。

  在国外不少国家,公民社会已经通过参与国际多边会议的形式,制度性地介入国际的构建。这些民间力量对政府能起到补充的作用,经常发挥着政府起不到的作用。

  不过,对中国来说,来自公民社会的力量是个短板,乃至缺失。现在,一位中国农民的声音即将出现在坎昆气候大会的会场。据报道,主办方已经在会场之一——气候村留给了陈法庆9平方米的展示空间。虽然只有3米见方,但这毕竟代表着世界上最大的群体——7亿中国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因此,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再怎么高度评价也不为过。

  此外,据笔者了解,此次有大量的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家和民间团体将赴坎昆会场,在现场发出多元但一体的“中国声音”。

  当今的“国际”,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间的”。当然,民族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但是,非国家行为体,无论是联合国等超国家的机构,还是地方政府等次国家的组织,乃至像陈法庆这样的个人,都在参与着国际关系,为全球治理的进程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一个大趋势。

  要想在这种多层次、乃至显得杂乱的国际博弈中有所作为,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全人类公益,必须顺应而非抵抗这种趋势,积极介入、引导和帮助中国的公民社会“走出去”,走向国际舞台。

  不可否认,对任何国家的政府来说,公民社会与他们的同台都可能是个麻烦。以气候变化谈判为例,有大量美国公民社会参与,但它们的主要工作是抨击美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保守立场和消极态度。对我国来说,公民社会今后在国际舞台上与政府出现不一致的情形很正常,对此应有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怎样用好公民社会的力量,使之为我国的多层次外交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是目前亟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陈法庆在得知笔者将赴墨西哥报道坎昆气候大会后,一再表示,希望笔者为各国谈判代表“带线年气候大会放在他的家乡——杭州召开,一方面是想让世界看在环保上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看的真实情况,“一些农村还很穷”,希望世界要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