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网事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当前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竞争力,也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计划)初步建立和形成。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60),“左”的思想占了上风,经济决策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错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这十年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的经济基础(所有制)和运行机制(国务院、国家计委领导下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大的改变,“三五”、“四五”国民经济计划得到完成,大的建设部署安排没有中断,除1967、1968年两年外,总体上还是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葛洲坝水利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刘家峡水电站等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意识到计划经济的弊端;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92年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2)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