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生活  美食

小餐饮何时能“吃得放心”?,说出你的故事sjm

小餐饮何时能“吃得放心”?

小餐饮何时能“吃得放心”?,说出你的故事sjm


小餐饮量多面广,消费群体巨大,其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问题引人关注。日前,记者就此走访了合肥市部分小吃街——

■ 本报记者 朱胜利 高城


卫生不达标 安全有隐患


◎ “搞小吃的,店面小、设施条件差,都这样。 ”


——合肥市南一环附近某小吃街的小餐饮老板


◎ “小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


——合肥市包河区一位基层食药监工作人员

  临街的一间小门面前,油腻粘鞋的地面上摆着几个黑乎乎的煤球炉子,每个炉子上都有一个大铁盆,里面盛着菜肴。在炉子旁边,一个盛泔水的塑料垃圾桶正往外冒着酸气,各种调料、食材就敞着摆放在一旁。 “搞小吃的,店面小、设施条件差,都这样。 ”一名店老板满不在乎地对记者说。记者随机查看了街上的其他几家小吃店,确如该店老板所说,这些小吃店都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有的连餐具消毒条件都不具备;厨房布局也没有明确区分粗加工、厨具清洗消毒、切配烹调等区域。厨师在切菜、烹调操作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甚至用刚数完纸币的手直接拿食材往锅里放。

  “你们的食材是从哪里买的?有进货票证吗?”记者问一家黄焖鸡米饭店的老板娘。“没有,鸡都是从菜市场买,卖鸡的小摊贩哪有发票。 ”老板娘诧异地看着记者,她坦言从来就没想过食材的安全问题。店里的消毒记录显示,该店对碗、筷的最后一次消毒是在10多天前。当记者问她有没有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证时,她说有,但没有按要求张贴在店里,而是放在门前的车里。

  “小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卫生安全意识淡薄。”合肥市包河区一位基层食药监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小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卫生意识差,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采访中,不少合肥市民都表示喜爱小餐饮,但很担心卫生、安全问题;部分小餐饮经营者也坦承,随着人们对饮食卫生、安全越来越注重,他们的客人越来越少了,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越来越严,他们也想改善店里的软硬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但却苦于无力投入改造成本。

量多面又广 整顿难度大


◎ “量多、面广,小餐饮整顿规范工作困难很大。 ”


——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宝利

  ◎ “政府以奖代补,经营者不需要掏很多钱,就能提升小吃店卫生、安全条件,都乐意干。 ” ——包河区包公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洪威

  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宝利告诉记者,包河区有餐饮服务单位3100余户和无证食品经营户3000余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小餐饮,它们分布在辖区7个街道、2个大社区和1个工业园区。

  “量多、面广,小餐饮整顿规范工作困难很大。 ”李宝利说,小餐饮背后往往是经营者“一家人生活的全部依靠”,而且小餐饮满足了市民日常饮食需求,因而监管不能以罚代管,更不能“一关了之”,要引导规范。但全区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总共只有80多人,又肩负着多方面执法任务,且小餐饮流动性强、工作配合度低,工作推进难。

  合肥市知名小吃聚集地——罍街,是由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开发建设,再出租给80多家各色餐饮店经营。这里的小吃店干净卫生,让人们既能大快朵颐,又能吃得放心。负责罍街管理的陶源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工作人员每天早、中、晚都要巡查各个小吃店,检查他们的卫生、进货台账、消毒记录等,抽查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就立刻处理,处理手段包括罚款、要求退出市场等,“这里客流量大,生意好,经营者比较珍惜经营机会,也配合管理”。业内人士认为,罍街的小餐饮集中经营管理模式,对小餐饮的食品安全监管有启示。

  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宁国南路小吃街历史较久,街上的小吃店环境差、设施旧,达不到餐饮业卫生安全标准。根据包河区“以奖代补,鼓励创建”方案,这些小吃店近日将对地面、墙面、后堂等进行装修,并配齐消毒柜等设施,换上一副干净卫生的新脸面迎客。

  包公街道党工委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委员王洪威告诉记者,一家小吃店改造花费约在1万元左右,,区、街道共奖励约7000元钱,“经营者不需要掏很多钱,就能提升小吃店卫生、安全条件,都乐意干”。他认为,提高小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很重要,要加强有关餐饮食品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积极开展培训,增强小餐饮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服务素质。

·微话题·

  8月24日,本报法人微博发布微话题“‘小餐饮’,怎样才能吃得安全放心? ”,引发广大网友热议,部分建言献策如下: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从地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识别能力,拒绝到脏乱差的地方吃所谓的美食,促进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LK-星泽:有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采用先进设备,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日常监管。

  @看车人的奇遇:相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同时将违法违规经营者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从事餐饮行业。

  @路上农人:应该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利用手机APP,就能观看整个做菜过程,把“小餐饮”的卫生状况置于消费者的监督之下。

  @兰若笠:应该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小餐饮”的经营行为。同时,有关部门不妨利用媒体,发出食品安全警示,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本报记者 马成涛 整理)“旧帽”换新颜 王艺林/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