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生活  生活

四个月卖出90吨“垃圾

  本报讯 果皮、菜梗、剩饭……日常生活中,这些生活垃圾让人头疼。而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却通过阳光堆肥将其变废为宝,以此生产的有机肥更是供不应求,过去近4个月卖出了90吨。

  3月20日傍晚,黄寨村环卫工人黄金学,挨家挨户收集村民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后,在村里的垃圾处理点进行了二次分拣。 “这些垃圾中,约占四成的塑料瓶、破衣服等可以回收使用;约占一成的塑料袋等不可降解垃圾,分拣后集中送往界首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填埋或焚烧。其余的果皮、菜叶、剩饭等生活垃圾,可以粉碎堆肥。 ”黄金学介绍。

  当天分3次从周边几个村庄搜集的近4吨生活垃圾,被黄金学和同事们分拣完毕。不一会儿,2吨多生活垃圾全部粉碎,随即被运到了一旁的阳光堆肥房。

  据介绍,去年12月份,黄寨村在全市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投入10余万元建成了阜阳首个农村阳光堆肥房,能满足周边7个自然村近万人的垃圾处理需求,实现了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新模式。

  屋顶由透明太阳能采光板拼接而成的阳光堆肥房,室内安装了透风口、淋水喷头等装置,地面用水泥浇筑并铺设了收集垃圾渗漏液的下水道。

  项目负责人印军章介绍,粉碎的垃圾堆放其中,添加适量高效生物复合菌等物质,45天后就能沤成有机肥。 “通过分类收集,二次分拣和阳光堆肥,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印军章说,一套垃圾粉碎设备每小时能粉碎处理4吨垃圾,4间堆肥房每间能一次性堆放96吨垃圾,周边垃圾远远不能满足处理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有机肥更是供不应求。印军章介绍,去年12月份以来,4间阳光堆肥房出90吨有机肥,全部被当地种植大户等采购一空,平均每吨900元。

  “实践证明,相比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垃圾处理模式,阳光堆肥更节能、更环保,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界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肖玉华介绍,下一步,界首将推广黄寨村模式,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促进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升农村质量。 (徐风光程晓璐 代艳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