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文化  教育

11岁孩子辍学搬砖上“私塾”律师称家长或违法

  这两天,杭州余杭塘河搬砖的一名11岁男孩火了:孩子来来回回搬了一暑假的砖,说是为了锻炼身体。经记者了解,搬砖男孩小朱原来是星洲小学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开学本该上六年级,父亲却不顾校长和亲友的极力劝阻和反对,让11岁的小朱,接受“育”。

  企鹅问答随即关注到这一“私家教育”现象,既然我国《义务教育法》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在国家批准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小朱父母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呢?孩子口中的“育”机构,是否有办学资质呢?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家长,或举出身边事例,或反思教育制度,观点各异,看看他们怎么说。

  这个问题相当矛盾,方式或许有用,但是一般人真的不敢借鉴。我有个伯父是干建筑的,他有个哥们那是我们这的一个校长,校长的儿子跟我是很好的朋友,上学时的他什么都干,后来各名声在外的老师来他学习,可惜却依然长期倒数。之后校长没办法,出一奇招:让他儿子。

  刚开始欢天喜地的我哥们,一年不到就默默的告诉我,他要开始努力考大学,搬砖挑桶不是人干的。21天之后他复学了,回来之后让我们大跌眼镜,成绩一火箭上升,直到重点高中再到名牌大学,当时他就像竟然换了个人,生活和学习全都不可思议的和以前不同,如今这事早已经成为了我们当地一直流传的佳话……

  作为2个孩子的父亲,深深为现行的教育表示无奈,首先是师资力量的配置问题,好的学校都削尖脑袋想往里挤,而配置较差的学校有时每个班只有寥寥数个学生。其次,教育并不是生产流水线,同样的教育未必能教出同样优秀的人才,因此因材施教似乎势在必行。

  表哥是家里第一个出生的男孩,他是78年出生,刚好赶上计划生育,所以舅舅一家特别宠爱他。到了高二时,他说不想读书了,受摇滚乐的影响,他说要追逐梦想,追逐他的灵魂。谈了几次,无果。

  舅舅那时在窑上烧砖瓦,就带他去工作,开始一个星期他挺开心的,因为晚上回来可以关在他的小房间弹吉他、唱歌。第三个星期,他告诉舅舅要回学校,第二年九月份让他复读跟着上高二,后来考上西安交大,现在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部小有成就了。

  腾讯网友分享了身边同学“逆袭”的例子,但新闻中的家长带孩子辍学进行“育”,每天搬砖、自学英语。进一步了解后,有网友发现,孩子所说的“育”是一个私塾式的民间教育机构,教孩子英文、太极等,参与的孩子还不少。那么,这样的“民间学堂”是否有办学资质呢?

  1、我国《义务教育法》,每个适龄孩子都必须到义务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也就是说,父母如果不送孩子上学校读书,和《义务教育法》的是相的。

  2、“在家上学”的儿童家长往往是高学历或者海归人士,希望孩子接受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而并非放弃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些家长对于私塾教育的信心,来自于对应试教育的。

  逐渐兴起的国学教育是对当前应试教育的逃离,是一种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但这种新事物,需要在法律框架内成长,同时也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给私人学堂(私塾)一个的身份。

  我理解并尊重这位家长的做法。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有选择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除非父母让孩子后不再让孩子学习,否则,外人最好远远地观察并祝福为好,不要轻易下结论。

  1、孩子喜欢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喜欢,那就是好的教育方式。现在许多家长都是高学历,高学历说明家长当年在学习方面是很成功的,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想必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没有问题的。

  2、对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孩子来说,有没有成年人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和指导。如果让孩子了,却只是一味地让孩子自学,没有具备一定知识的成年人的和,那即使孩子喜欢在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不是好的学习方式。

  也有律师认为,“非校园教育”应当以不影响义务教育为前提,且家长令孩子的行为涉嫌违法。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教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另外,法律的制约条款是: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或者县级人民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所谓的“另类教育”当以不影响义务教育为前提,否则按当前法律,就是违法行为了。

  “过早的步入社会,体味艰辛的劳动,这对于男孩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国有受教育的和义务。《未成年人保》第九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我认为,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的最基本的,接受教育也是未成年人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虽然社会上不乏通过各种极端方式教育子女成才的,但是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个未成年人都需要经历的。

  此外,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使得男孩在童年阶段就不能在校园里和同学一起玩耍,不能体会到童年的欢乐,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校园氛围的熏陶,过早的步入社会,体味艰辛的劳动,这对于男孩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另类教育”类似于一种兴趣班,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参加这些兴趣班,但是不能代替基础教育。中国现有的教育机制确实不够完善,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其体系适合了大多数人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所谓的育、另类教育有其合理的内容,但往往是偏颇的,而且无法使孩子全面发展。若要推行这类教育模式,必须经过教育部门审批,具备相关资质,否则不能允许其招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