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民生

合阳饮食文化特辑(二),昊天罔极广播剧

去厨圣故里“咥”碗古代“泡面”

合阳是《诗经》中唯美爱情开篇《关雎》和《蒹葭》的发源地;不仅如此,据史料记载,“夏启封支子于莘”,合阳也是“有莘”之国的所在地;《孟子》中曾提到“伊尹躬耕于有莘之国,而乐尧舜禹之道”,伊尹是夏商之际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先河,被人尊为“厨圣”。由此可见,合阳还是一代“厨圣”伊尹的故乡。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青年报社和陕西省合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薪火匠心·感知华夏”——“一带一路大学生记者合阳饮食文化研学活动”,走进合阳,实地考察合阳传统美食以及其制作过程,寻找美食故事,感受“有莘”之国——合阳丰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洽川景区风景优美独特,有着黄河流域最大的芦苇荡和最大的湿地保护区,还有百余种国家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素有“小江南”之美誉。在这里我们偶遇了关中四大名吃之一“羊肉餬饽”。据民间传说金将王镇归顺南宋,领兵南下,行至合阳时,当地老百姓曾用羊肉和烩饼招待他。南宋绍兴十年,王镇同岳飞大破金兵后,王镇也用羊肉和烩饼招待岳飞,岳飞觉得很美味,就问这是何物?王镇说:“肉是羊肉,饼子汉民叫饽饽,我们胡人很爱吃。”岳飞说:“胡汉能成为兄弟,也可以变一家,那就叫餬饽吧。”羊肉餬饽因此而得名。

合阳饮食文化特辑(二),昊天罔极广播剧

羊肉餬饽 杨青青/摄

在合阳民间曾有这样一句谚语,“宁说一盘餬饽,不吃酒席一桌”,可见虽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当地人对“羊肉餬饽”喜爱的热情也仍旧未减。我们拉着同行的美国小伙伴Faramarz,走进了一家不起眼的街边小吃店,店面不大,但单就羊肉餬饽的配料就有十几种,几乎占了整个灶台的三分之一。店主是一对夫妻,见我们进来,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煮面配料,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餬饽。

红红的辣椒油浇在汤上,旁边配着魔芋和各类调料,香味混合在一起,挑起一口放进嘴里,面的筋道与魔芋的糯软相结合,再配上独特的调料,让人意犹未尽,就连对食物一向很讲究的Faramarz吃完后,都问我:“这个汤,我能不能把它一起吃了?”在陕西,有句话叫:“吃至极致咥(dié)”即为,“咥”在陕西方言中的使用率极高,一般谈到“吃”一般用的都是“咥”。由此可见,陕西人对于美食有着极高的追求。

合阳饮食文化特辑(二),昊天罔极广播剧

踅面 杨青青/摄

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们还有幸走进了“中国古老的方便面”发源地——坊镇,穿越到古代,去咥一碗“泡面”,寻找美食背后的故事。坊镇坐落于著名的福山景区脚下,从合阳县城出发,向东行驶大约10公里就能到达。坊镇的美食街就位于坊镇的镇中心,木质结构装饰的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每家店面还都挂着一面颜色各异的旌旗配着红色的流苏,挂着大红灯笼,颇有一番韵味。在坊镇,踅面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美食。相传,在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行军至洽川。为不暴露兵力,解决吃饭问题,韩信让伙夫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而这个就是我们所称的“踅面”。在坊镇美食街,我们不仅品尝到了集浓厚的历史气息与美味于一体的踅面,还亲自体验了踅面的制作方法。踅面的制作极为讲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和面,一是要把握水与面的比例,必须稀稠得当,其次是需要用一根粗木棒顺同一方向搅拌,搅拌均匀,和出来的面才有嚼劲。出锅后的踅面,调上白油,浇上红油,加上盐、醋、花椒粉再撒上一把葱花,瞬间香气四溢,令人胃口大开。坐于木桌旁,咥一碗踅面,前方的旌旗随着呼啸的北风哗哗作响,我仿佛穿越到了汉朝初年。

伊尹曾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洽川东临黄河,水土肥沃,,又有瀵泉滋润千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酝造一方美食。合阳,不仅是一个美食与文化相互交织的“有莘”之城,还是诗经的发源地,这里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这里有爱情与美食,就差一个你。

福山记

“三教合一、和睦相处”,福山远扬的美名让我对它神秘的面孔早已期待不已。所以,当“秀夺终南、天开一峰”的福山还在细雨中伴着清晨的微凉沉睡的时候,我们早已驱车来到了它的脚下。

合阳饮食文化特辑(二),昊天罔极广播剧

福山全景 朱万新/摄

福山,因为山形酷似翘尾的蝎子,又被当地人叫蝎子山。本以为绕过福山的主题雕塑“天蝎赐福”,眼前会出现俊秀高耸的福山,可是,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只有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地貌。带着满满的疑惑,我们跟着导游疾步来到了福山观景台。眼前的沟壑中,屹立着一座孤山,一峰耸翠,万柏环青,福山全貌尽揽眼底,不是想象中的名山大川的样子,却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在福山的右侧,红色的“福山”两个字被书写在一面古墙上,导游介绍说,该墙是清朝康熙五十七年所修,用于保护村落,距今已近有298年的历史。百年的风雨抹去了初建时的雄伟,留下的只有历史的年轮镌刻的斑驳痕迹。

福山处处都是福,福山入口处的过亭,便是翘起来的蝎子尾,走过它,仿佛被蝎子尾刺了一下,当地人管被蝎子刺了之后的皮肤肿胀叫“发了”,穿过过亭,便是寓意“发福”。《福山赋》中这样写道:“一庙一神,一神一福,一人一福,一步一福,一念一福,一语一福,福福相随”,带着这样的期待和祝福,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过形似蝎子身的祈福路,穿过鸟语萦绕的土地亭,来到了一座青石牌。牌坊的两边一副充满儒家文化色彩的对联:“长歌有宝地,徙倚对珠林。”牌坊的中间,雕刻着老子骑牛过函谷关的画面,时至今日,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老子的胡须、颧骨以及眉毛依旧栩栩如生,让我们不禁感叹古人雕工的精细。在其旁侧,原本立着四大罗汉像,但在文革时期不幸被破坏。在一个牌坊上,儒家的对联、道家的老子像、佛家的罗汉共存,“三教合一,和睦相处”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