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资讯  信息

夜读丨古人过重阳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 " 登高节 "、" 老人节 " 等。唐朝时,重阳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后沿袭至今。

古人如何过重阳?《西京杂记》中记有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和饮菊花酒等民俗。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最常见的习俗。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古人大都选择外出郊游踏秋。

孟浩然的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山野风光,恬淡幽静,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李白的 "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以及明代诗人姜塘的 "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都描绘了登临高处的愉悦心情。

而脍炙人口的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则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之情。刘禹锡的 "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更是句句含情,情深意长,让人愁肠百结。

游园赏菊,也不可或缺。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历代文人对其十分青睐。唐宋时期,重阳赏菊的风气愈加浓厚,描写菊花的诗词不可胜数。

陶渊明的 " 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质朴生动,情趣横生。孟浩然的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将诗人留恋农家赏菊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韵味更为浓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寂寞词人独自赏花,凄冷的心情跃然纸上。

插茱萸是重阳节另一习俗。茱萸为一种植物,可入药,制酒擦身能消病祛邪。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灾难之日,而茱萸可以消灾,所以人们将茱萸戴在手臂,或插在发间,还做成香囊佩挂,用以辟邪求吉。

周处的《风土记》里也有载:" 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 朱放的 "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 ",杜甫 "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等,都描写了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此外,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也必不可少。《四民月令》有载:" 重阳之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另有《花糕》" 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古人过重阳,习俗众多,节味浓厚。遥想那时农耕社会,劳作休憩在山水草木间,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令人怀念向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