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资讯

阜阳董贺勤:依靠扶贫政策 重新面对生活

  昔日因欠债背井离乡谋生,如今依靠党的扶贫政策,通过努力奋斗脱贫致富。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阜南县会龙镇闫庙村的董贺勤坦言,这两年,他的人生发生了180 度的大转弯,今后可以昂首挺胸地面对生活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董贺勤通过建砖窑厂,成了当地的有钱人, 经营好时年收益有20 万元。然而, 1983 年的一场洪涝灾害,董贺勤的窑场成了一片废墟,他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为了还债,1990 年春节刚过, 董贺勤便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在,敢闯敢干的他承包了一家废品回收站,收入逐渐丰厚起来。

  正当董贺勤筹划着还清债务、东山再起时,厄运接二连三地在他的头上——2005 年,父母相继离世;2006 年,妻子去世;2007 年, 儿子董克栋患上了病。孙子、孙女的生活费、学费,儿子的医疗费,像大山一样压得董贺勤喘不过气来,他家再次陷入了贫困。

  2015 年,董贺勤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镇村主要负责人、镇包点扶贫干部多次到老董家,鼓励他利用会龙辣椒之乡的产业优势,发展大棚辣椒种植。干部的鼓励让老董心里热乎乎的,他决定跟着大伙儿一起干!

  种植之初,缺乏经验,三题摆在董贺勤面前:如何选择合适的钢管及棚布?如何调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大棚农作物如何接茬种植?

  为解决技术难题,董贺勤白天进大棚实地操作,向周边种植大户请教;晚上挑灯夜战,学习技术。渐渐地,董贺勤成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常客,成了当地大棚种植能手党志学的学生,成了农家书屋的读者。

  “ 不干,摘不掉贫困的帽子!” 董贺勤不但善于学习,还勤劳肯干能吃苦。特别是辣椒种植的关键期,他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待在地里; 为了抢种植时间,他连浇水都是跑着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董贺勤不但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懂得了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治疗,还自创了一套大棚辣椒种植新技术,比别人的辣椒产量高、上市早、效益好。

  2016 年,发放的6000 元产业扶贫资金,给董贺勤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我的种植技术过关了,辣椒也得到市场的认可,想扩大规模, 但实在没有本金。”董贺勤说,获得的产业扶贫资金后,他新建了钢构大棚,扩大了规模,2017 年, 他种植辣椒收入达到23 万元,不仅顺利脱贫,还清了所欠外债,生活也充满了阳光。

  通过奋斗脱贫致富后,董贺勤还积极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为引导大家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他结合自身实际,在贫困户中宣传产业扶贫项目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乡邻的大棚辣椒种植水平,他举办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并在自己的大棚里边讲理论边实践;为确保贫困户大棚蔬菜的稳定收益,他与镇村包保干部共同为周边贫困户选购优良蔬菜品种、大棚钢架等, 从栽植到管理到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目前,董贺勤带动会龙镇闫庙村、田集镇任庙村等10 多户贫困户发展大棚辣椒近20 亩。

  “ 我感谢党的扶贫政策,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大转变。”2017 年7 月1 日,董贺勤向当地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 我将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组织,更好地发挥脱贫示范带头人作用,带领更多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 共奔小康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