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资讯

庐剧艺术 迎接“开学第一课

  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庐剧作曲人才培养”3月6日在合肥正式开班,当天下午,91岁高龄的戏曲音乐泰斗时白林前来给同学们上课,“戏曲作曲不仅是一种创作,更是一种创造与创新。”18位名师将在3个月时间内为30名同学密集授课,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与教学实践,提高创新能力,拓展艺术视野和专业技能。

  中国传统戏曲的作曲也被称之为唱腔设计。戏曲音乐的作曲,是创新戏曲的重要途径,作曲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戏曲理论家汪人元也是本次项目的授课老师之一,他认为,戏曲剧种意识的体现,首先体现在剧种的音乐唱腔上。 “作曲是戏曲的‘牛鼻子’,作曲定声腔,很多流传广泛的戏曲作品都是因为其经典唱段而成为佳作。”国家艺术基金委托监督专家张居淮则认为,继黄梅戏之后,庐剧的传承亟需要打造经典唱段与代表性唱段。

  安徽艺术界常常提及的地方艺术品牌是“徽黄庐泗花”,即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灯,它们也是安徽不同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艺术。庐剧是流行于皖中地区的安徽地方戏剧种,在上世纪50年代与黄梅戏齐名,但自上世纪90年以来,庐剧艺术的传承和渐入困境。作曲、编剧人才匮乏,省内从事专业庐剧作曲创作的中青年作曲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庐剧作曲人才培养”项目可谓应势而谋、因势而动,旨在发现、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良好素质、掌握精湛专业技能的庐剧作曲人才,为庐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起到孵化助推作用。

  何为国家艺术基金?它的资助范围包括艺术的创作生产、交流推广、征集收藏、人才培养等方面。项目资助立足示范性、导向性,努力体现国家艺术水准。目前,国内80%的优秀作品来自国家艺术基金的孵化。国家艺术基金申请成功的比例约为10%,如何能够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视野”,曾经是摆在省艺术研究院面前的一个难题。但之前“黄梅戏作曲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刷新了国家艺术基金对安徽戏曲作曲领域的重视程度。此番更是有诸多黄梅戏作曲大家跨界庐剧作曲教学。

  戏曲作曲家徐代泉创作了很多知名黄梅戏作品,他回忆当年学习庐剧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徐代泉的家乡全椒县流行唱庐剧,他是浸润在庐剧音乐中长大的。 1958年他以独奏《良宵》考进安徽省艺校,整整学了三年庐剧音乐,学会了作曲。他说自己对庐剧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程度都远远超过了黄梅戏,毕业时学校撤销了庐剧专业,徐代泉留校从事教学。学校领导说出的理由让他心服口服:“我们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 ”60年后,“庐剧作曲人才培养”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名单,意味着庐剧艺术的“再出发”,意味着不仅仅是一颗种子将要“发芽”。

  “庐剧作曲人才的奇缺,促使我们努力去弥合这个缺憾。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春荣说。此次培训班力争为提供权威的、专业的、全面的教育,招收的30多名中,有一线院团的庐剧及其他省内剧种的作曲、演奏员,有来自创研机构的音乐创作、研究人员,还有合肥、六安等庐剧流行区域的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并向安徽大学、巢湖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从事音乐研究的青年教师敞开大门,让有志于戏曲音乐的青年人都加入到庐剧的传承队伍中来。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根基性质会愈益,作为这种文化典型标志的戏曲必然有其发展和复兴的必然与可能。从诞生至今,草根庐剧人一直活跃在江淮民间。徐代泉认为,不断听民间班社的演唱,能给自己带来创作灵感。脚下深厚的土地是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传统戏曲唱腔是民族音乐的根基,更是戏曲音乐创作的根基。但他也提出,还应该多掌握西洋音乐理论为我所用,避免现代创作手段的贫乏。

  虽然不同戏曲剧目的唱腔中会有一些相同的程式化表达,但它不是内容上的雷同,而是形式上为人遵从的规则。戏曲音乐的魅力,除了程式化的表达,更有作曲家个性化的表达。从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此次庐剧作曲人才培养正是适应国家艺术事业发展对高层次、特殊、紧缺人才的需求,储备新鲜而富于活力的生力军。李春荣介绍,今年6月,这30位同学将以一台红色题材庐剧作品交上他们最终的课堂作业。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