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资讯  资讯

怀宁凉亭乡让传统饮食馄饨嫁接扶贫脱贫,众鑫丝

  中安在线安庆讯 “汤书记,我现在可是走上路了,当初没有你,我真是两眼一抹黑,还指望什么脱贫哟”。吃过晚饭,整理好当天的营业款,吴双才不忘给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汤霖通个电话。

  40多岁的怀宁县凉亭乡源潭铺村土楼组村民吴双才,家中三口人,妻子患有残疾,需要长期有人照顾,家庭收入全靠吴双才下地干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事情出现转机是在今年3月,在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汤霖介绍下,吴双才报名参加了乡里免费举办的“馄饨加工培训班”,之后,村党支部书记程斌又出面联系在南京从事馄饨生意的老乡,在老乡帮衬下,吴双才租上了门面,现在每月馄饨生意纯收入3000元左右。

  在南京扎下脚后,看着天天向好的馄饨生意,吴双才把住在老家的妻子、儿子一同接到南京,妻子帮着打理生意,儿子在当地学校就读,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

  在源潭铺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50户,如今,像吴双才一样,有28户在全国大中城市从事馄饨加工,到目前已有25户告别了贫困。

  在安徽怀宁县东北部,有个凉亭乡,人口3万出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凉亭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肩挑一副饺儿担、五口之家不饿饭。”也就是说,一副“饺儿担”,可以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也就是从那时起,在西藏拉萨街头,在海南三亚海边,在江城南京、煤城太原、钢城包头,凉亭馄饨的品牌开始打响。

  作为一种传统饮食,“凉亭馄饨”素以皮薄馅亮、肉嫩味美著称。其特色可概括为16个字:“皮如薄纸、馅如珍珠、形如猫耳、肉嫩汤鲜。“凉亭馄饨”的四大过人之处,这还得从“皮、馅、汤、煮”这四个环节说起:“凉亭馄饨”的功夫第一是擀皮。擀皮全靠手工,一团面粉在案板上捶捶打打、拉拉扯扯、反反复复、翻腾折叠,直到最后擀出如纸样薄的面皮。第二是馅。为保持味道纯正性,“凉亭馄饨”从来不用绞肉机,全凭手工剁。第三是汤。汤汁鲜香可口。简单的是在碗内放少许精盐、油、味精、酱油、胡椒粉等,再配以葱花或紫菜、虾皮即可;档次高的则配以老鸡汤或脑骨汤,这样的汤,食之自然醇香鲜美了。第四是火候。下锅的功夫也有讲究,锅中的水必须是翻花滚开,水饺下锅不出三五十秒,就从下面一只只浮上来了,此时须赶快用漏勺捞起,若晚了,皮一软,,味道就大不一样。

  老树开新花。为使全乡37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早日走出贫困,凉亭乡提出“脱贫攻坚、馄饨当先”的口号,让传统饮食馄饨嫁接扶贫脱贫。乡里定期举办馄饨加工培训班,还在下馄饨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新疆等地设立办事处,派驻有劳务经验或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帮助老乡维权和护牌。据统计,全乡有180多户贫困户在从事馄饨加工。(吴良伦、何汀、徐张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