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网事

微笑的窗口--记天津南站售票员李艳美

  不算突出的个子,细小的手臂,透过玻璃总能看到她露着洁白的牙齿微笑。她就是李艳美,是天津南站的“第一扇门”——售票员。

  “旅客的事就是我的事,只有把旅客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解决,工作起来才更顺利,更加开心。”每次问到李艳美为何如此拼命工作的时候,她都是这样回答的。

  记得那是临近大年三十的一天,一位满脸焦急的旅客来到售票窗口前的问:“有明天从天津到阜阳的火车票吗?”李艳美见此情,先是安抚旅客,一边询问具体的信息,一边快速查询车票,春运期间的车票普遍紧张,到阜阳的车票更是紧张,几次查询后依旧没有车票,旅客更是焦急。李艳美旅客试图延长乘车区间一试,经旅客同意后,多次的努力查询终于查到一张从天津到麻城过阜阳的车票,旅客拿到车票后激动的说:“终于能回家过年了!”。后来经过了解,这位旅客因临时有事未能乘坐之前订好回家的那列火车,事情处理完再买票后发现根本买不到票了,为了能回家过年,这已经是他第6次来火车站买票了。

  “多讲一句话、多一句叮咛、多一份关爱、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微笑。”李艳美时刻警示自己,不懈努力,这份。

  一次,售票窗口前站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娘,要买去往郑州的车票,当到付车票钱的时候,只见老大娘颤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整齐叠放的手绢,一层一层慢慢的打开,10块、5块、1块、5毛…… 整齐的放成一沓。李艳美接过后,耐心的帮老大娘数钱,但数来数去发现离车票钱差20元,她轻声地跟老大娘说:“大娘,您还差20元钱。”,大娘先是一顿,翻遍了身上的口袋:“闺女,我就带了这么多钱……”。李艳美二话没说对大娘说道:“没事大娘,您别着急,票您拿好了。”,老大娘拿到票后,激动地一个劲说:“闺女啊,真是好闺女啊!”随后,李艳美自己拿出20元钱帮老大娘付了差的车票钱。

  “旅客是一面镜子,我们微笑了,得到的回报同样是微笑。”每次坐到售票窗口前,她都要先从镜子里看一下微笑的自己,然后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到掌握“话音落、车票出”的娴熟售票技术,李艳美付出了多少辛劳,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班专心工作,认真服务旅客;下班努力学习,认真总结。她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提高售票速度与效率的方法。一是平时熟记热门车次时间和中间停靠站,提高售票速度,可以让更多旅客买到所需的车票;二是每卖一张车票,都多问旅客一句,需不需要连程票、往返票,为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尽量让旅客买到满意的车票。(通讯员:陈晓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