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杂谈

社区信息化 走进百姓生活(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通过信息化来带动社会服务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去年9月,省委、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以社区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治理水平”,嘉宾们提出意见。嘉宾

  杨增权 省政协常委、省粮食局副局长夏月星 省政协常委,民盟安徽省委常委,省副厅长周 军 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纪委汪 雷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顾问,安徽财经大学合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杨增权:从社区政务来说,只有平台实现了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资源共享,部门分隔的制约才能被打破,社区工作才能更加精简和高效;从社区治理来说,只有部门形成合力,做到资源共用,社区与居民及有关组织才能够利用信息平台互动,才能使社区管理有的放矢,社区工作接受监督;从社区服务来说,只有各种信息资源高度整合和充分公开,居民才能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从职能配置来说,社区是一个综合系统,需要党委系统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民政等行政系统,还有社会组织的全面参与,才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针对部门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建设统一的市级公共平台。以市为单位,“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管理共抓”。资源共享,要求职能部门必须打破条条框框,除法律之外,必须足额、全面提供本单位本行业的基础数据,不得推诿扯皮,不得隐瞒不报,所有职能部门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使用统一的操作软件,业务数据接口,使社区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现象;设施共建,要求由市级负责社区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建设;管理共抓,要求对于建成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各使用主体负责和管理,确保社区信息化运行顺畅。

  夏月星:人才队伍建设事关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事关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成败。

  省委、省在芜湖现场会的基础上,对全省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尽快建立省级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咨询指导,把握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向和重点,对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关标准、政策法规等进行评估论证,保障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科学实施,不走弯。

  省委、省制定《安徽省社区网格员管理条例》,明确网格员的岗位条件、职责、工资待遇、教育培训、考核惩,促进网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网格员管理模式,借鉴广东、辽宁等地做法,明确网格员与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由同一部门管理,推动网格员工作与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无缝对接。

  周军 :就目前情况来说,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信息安全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漏洞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二是社区信息化架构不合理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确立社区信息的模块化管理方式。对于居民及社区基础信息、服务管理流程信息、服务管理记录信息、评估考核信息等各类信息,采取模块化管理方式,特定模块的信息只能由特定用户才能应用管理,如居民基本信息、居民需求信息、社区事务审批信息、社区服务申请信息、社区服务记录信息等。

  确立社区信息的分级授权管理方式。对于不同类别的社区信息,采取分级授权管理,按照实际需要和岗位责任明确管理权限。例如,对于社区事务审批信息,终审部门享有最高管理权限,下属各级部门享有相关业务所需权限。

  确立社区信息系统之间的共享互融机制。对于社区居民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事务审批信息系统、社区社会服务信息系统等不同系统,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互融机制,防止在跨系统、跨平台应用过程中出现衔接不畅、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确立社区信息的安全预警与紧急处置机制。建立信息安全预警机制,对于信息采录、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应用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立相关规范与制度,尽量降低安全风险;建立信息安全紧急处置机制,针对已经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明确紧急处置措施和追责惩处措施。

  汪雷:参与,又称公共参与、参与,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分社区治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显著标志。没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社区信息化建设就没有稳定的信息源,社区建设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现代社区,理应包含“管理、服务、教育”三大能力,而要提升这三大能力,就必须加速培养社区组织。社区组织包含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业主管理委员会、相关的社会组织(非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甚至包含由社区部分居民成立的群众性组织等等。由于最为关注且全力扶持的是社区居委会,这就导致了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中,社区居委会一家独大而其他社会组织普遍成长缓慢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目前我省社区信息化建设平台上,几乎未预留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和教育的空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必将成为现代社区健康发展的障碍。

  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社区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允许并鼓励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二要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建构一些可供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进出的端口,满足社区“管理、服务、教育”的自治需求;三要让社区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社区参与者表达利益、全方位参与社区事务的现代化平台,从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流服务治理水平的和谐社区。本报记者 袁家权 摄

  2010年7月铜陵市被省委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后,铜陵市在所属铜官山区率先启动“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撤销全区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探索解决街道和社区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减少管理层级、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党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铜官山区成为全国首个在全区范围内取消街道的区级建制。 2011年,铜陵市推广“铜官山区经验”,在全市大规模撤销街道办,实行“区直管社区”模式。当年7月,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铜陵模式”全国。

  2011年至201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014年则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上安排了2000万元财政经费。整合人口计生、民政等多部门社会事务项目和信息资源,以网格化为切入点、户况为支撑点,建立集便民服务、社会事务、行政管理为一体、全市统一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打造“数字社区”。在社区建立服务网站(网页)和服务热线,逐步实现社区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行市、区、社区纵向联网,为社区服务治理搭建了信息化平台。目前,铜陵市正进一步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组建统一的“大数据库”,建设市、县区、社区(村)、网格四级联动的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系统,统一视频、数据共享交换、大数据分析的社会治慧应用系统,养老、健康、家政等便民惠民的社会服务智慧应用系统,进一步推动信息平台的系统延伸和功能拓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