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文化  教育

会画画的候鸟卫士

  文/摄 本报记者 白继开

  “那是大宝贝儿,这群黑鹳里胆子最大的一只,你看它的毛色,黑中带着闪亮的绿和蓝,漂亮极了!”

  京西拒马河畔,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李理和万震小心翼翼巡视着河岸,观察栖息在这里的黑鹳状况,检查是否有人为影响黑鹳生存的行为。

  李理出生在右安门外的中顶村,三十年前这里还是城乡结合部。那时村子周围的旷野与林间到处是鸟,李理也从小就喜欢上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如何觅食、如何筑巢、如何哺育幼鸟。

  除了观察鸟类,5岁学画、10岁举办个人画展、13岁出版第一本国画集的李理也用画笔讲述着鸟类的故事。之后,李理考上了西安美院附中,又被保送西安美院。可随着对鸟类生存状况的忧虑,以及对中国本土大型野生动物逐步减少的了解,加之和同学们在秦岭考察、写生时见到破坏自然的触目惊心场景,2000年1月3日,18岁的李理毅然决然的辍学回家,与几位同学成立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而“黑豹”这个名字,是创办人李理的绰号。大家用压岁钱印宣传页,到房山区鸟类相对聚集的乡村发放,向村里的老乡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那一年在拒马河边的十渡,李理第一次见到黑鹳。回家查阅资料,发现这种大鸟竟然上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全世界只有两千多只。那时,当地黑鹳的数量不超过5只,李理意识到保护黑鹳的重要性,于是正式立项保护,黑鹳项目成为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成立以后确定的第一个项目。

  “那时的保护站实际上根本没有站,就是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可刚开始,老乡们对生态保护并不理解,把宣传页随手放在家门口的地上垫着坐,至于宣传页上是什么内容,他们不感兴趣。”

  除了不感兴趣的老乡,李理和队员们也经常遇到一种质疑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