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资讯  信息

南京这条时光巷子中,藏着一家 40 年的馄饨店

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 文 徐洋 / 摄)说起喝馄饨,不少老南京人更偏爱记忆中的老味道。南京高岗里藏着的 40 年 " 老头馄饨 ",虽没有独树一帜的味道,却凭着 40 年不变的口味和真诚,成为许多南京人的 " 网红打卡地 "。

△这个高岗里牌子后面的小巷就是馄饨摊的位置

2 月 21 日,南京早春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现代快报记者穿过秦淮河,拐进了盘根错节的小巷,斑驳的墙面、贴着窗花的木条窗户、透光的塑料雨搭子 …… 穿梭其中,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

△没有挂牌子的馄饨摊

一路询问,七拐八绕后,记者终于在一栋老房子旁,找到了这家没有招牌的馄饨摊。7 个装着调料的搪瓷杯、1 碗调好的肉馅、1 罐装着餐具的铁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尺宽的操作台上。1 口面汤锅正袅袅地冒着热气。

△刚出锅的一碗馄饨,加了鸡蛋和辣油吃起来更香

在一旁喝馄饨的食客告诉记者,摊主姓徐,今年 60 多岁了,每天早上 6 点出摊,下午五六点收摊,平时话不多。四十年前在牛市街挑着摊子卖馄饨,后来搬到了高岗里。" 放在馄饨里的辣油是徐老汉自己熬的,雪菜面里的雪菜也是自己腌的,味道挺正。"

" 来 10 块钱的馄饨,辣椒给我单独放。" 一名住户从馄饨摊对面的二层小楼走下来,手里拎着一口小钢锅和两个鸡蛋,熟络地让徐老汉给她下馄饨。只见徐老汉右手用木条子挑起薄肉,左手顺势一裹,一颗馄饨瞬间成形。馄饨下锅后,开始准备调料,一勺盐、一勺糖、一撮小葱、再放上一点儿猪油,这些作料经热面汤一浇,香气四溢。最后,徐老汉还特地用一张薄薄的馄饨皮包了一勺辣椒,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这名住户告诉记者,她是吃着这家馄饨长大的,这么多年,不仅口味一直没变过,连这个操作台、桌椅都没换过。

等客人都散了,徐老汉坐在摊子旁边的竹藤椅上歇歇脚。他说,自己是安庆人,四十年前来南京卖馄饨。他一直没给自己的馄饨摊起名字,也不挂招牌。时间久了,食客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 " 高岗里老头柴火馄饨 "。" 当年我挑着担子卖馄饨的时候,烧的是柴火,当时买不到柴火,我还自己去捡。但现在馄饨摊早就换成煤炉子了,不烧柴火好多年了。"

回想起当年,徐老汉很感慨,他说最初一碗馄饨 1 毛 6,回头客特别多。靠着卖馄饨,他供着两个儿子读完了大学。这几年生意渐渐淡了,虽然平时有不少上门打卡的年轻人,但平均下来,每天只能卖 30 多碗。在徐老汉看来,现在生活条件不差,儿子都有工作了,也不用他卖馄饨养家糊口了。不过,这么多年来,听听收音机,和街坊邻居说说话,为客人们下馄饨,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只要有人来吃,我就给他们做,已经习惯了,挺好的。"

△食客坐在木头小桌边上喝馄饨

正在说话间,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过来点单。她告诉记者,她小时候住在附近,放学了就来喝馄饨。今天是特地带着孩子来打卡的。" 说实话,这家馄饨的味道也不是非常特别,但难得的是,这里一切都没有变,很亲切。我也可以告诉我的孩子,妈妈小时候,就是坐在这里,喝着这样的馄饨长大的。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编辑 王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