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资讯  资讯

快快评 | 那些叫张伟李娜王芳的同学们,一听就知道是“自己人”

" 你认识叫这些名字的人吗?"《人民日报》在 1 月 20 日的原创微博中,列出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10 个姓名,分别为:张伟、王伟、李娜、王芳、李伟、王静等。围观群众脱口一念,不禁感叹:这也太真实了!

春节来临,同学聚会已经提前组织起来,作为一名 80 后,看一眼聚会的名单,发现竟然有那么多同学整齐划一地叫 " 王芳 " 或 " 张伟 " 以及 " 李娜 "。几乎每个班上都有,有的班级因为不止一个学生叫王芳,老师还会使用一些形容词做备注,比如 " 王芳(大)"、" 王芳(矮个儿)",以便区别。

当年没有留意的起名文化,现在再看,真有意思。起名这件事,看起来非常私人,其实带着明显而深刻的时代印记,是文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组成部分,如果把每个年代的班级点名册做成大数据,会很行为艺术。

80 后开始流行两个字的名字,听起来简洁又时髦,那时,王靖雯也改名叫了王菲。班上多数女生叫 " 芳 "、" 娟 "、" 燕 " 等,男生则多是 " 飞 "、" 辉 "、" 斌 "。

偶尔有几个讲究的,家里人会查了字典或古书再起名,一眼就能看出这家人很有文化。但是如果过于复杂甚至卖弄,老师就会暗暗嫌弃,因为点名时容易念错。某讨论平台上,一个在校大学生抱怨说,每次去食堂刷饭卡,显示的最后一个字是圈圈,因为太生僻了。

而 80 后的父辈,50 后和 60 后们,则连名带姓,多以三个字命名,并且多数淳朴,透着建设时代的豪情。" 建国 "、" 爱国 " 以及 " 慧芳 ",随处可见,被冠以不同的姓氏,跟那个年代满大街的藏青色中山装一样,端庄大气,绝对不旁逸斜出。

到了 " 建国 " 这一代的孙辈们,这些 00 后们,名字又有了另外一番潮流趋势。在儿童医院挂号时,大屏上会显示等待就诊的孩子姓名,一列读下来,都是 " 宇轩 "、" 梓睿 "、" 梓涵 "…… 一个班上常常好几个 " 梓熙 " 和 " 子轩 ",将班级平移到更大的场景中,这样的趋同性会更明显。

在 2019 新生儿名字排行榜中,男娃使用最多的名字是 " 浩宇 "、" 浩然 "、" 宇轩 " 等,女娃最多用 " 一诺 "、" 依诺 "、" 欣怡 " 等。

有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现在看来,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名字,只看你叫啥,就知道咱是不是同龄或同辈人。

也或许,大众化其实是一种安全感。我们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名字,在这个名字背后,是我们共同身处的时代背景,听的歌,看的书,讨论的话题,面对的困境,都是类似的,这让我们亲近,甚至惺惺相惜。

很大程度上,安全感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你叫李娜,我叫王芳,啊!原来我们是 " 自己人 "。

(编辑 高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