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阜阳经济  网事

将经济新闻写得更易读

  什么是经济新闻?尽管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公认的定义,但相对而言,笔者赞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道荣的说法: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

  学界与业界常言道:经济报道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较深印象。这固然同经济新闻专业性强、术语还有数字(据)多有关系,但症结却在写作上。如果记者把经济新闻写得通俗些,贴近生活些,生动些,简言之即经济记者须掌握易读性技巧,那么受众怎么会难懂和难以细读后留下印象呢?易读,不仅是让人容易读懂,文字流畅、简洁明快,更重要的是让人乐意看。关于经济新闻的易读性技巧,笔者总结出如下写作精要:

  西方记者的经验是抓住事件的核心,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讲故事(叙述)。抓不住新闻事件的要害,轻重倒置,或横生枝节,经济新闻报道写得杂乱无章,文字再优美,也会令人不知所云。正面的个案之一譬如2007年12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上的文章,《美元独大时代不复存在》一稿的开头部分:

  外汇交易商给欧元起“厕所货币”这个绰号似乎并非很久以前的事。如今,情况不再是这样。欧元正在大幅升值,而美元则被抛售。

  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取代英镑,从此一直是货币之王。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80年代和90年代美元的对外价值剧烈波动之后,美元仍然保持首要货币地位。但是,如今,美元首次在有可能成为其对手的货币走强时走软。

  个案之二,又如200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节前探菜价》一组稿件的第一部分《市民:希望菜价不要大涨》的首段:“进入冬季,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上涨30%左右。”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顾兆学表示。他说,蔬菜的整体价格均有明显的上涨,部分京郊产叶菜、南方菜的价格上涨更为明显。

  经济报道特别是财经新闻应该通俗易懂。须知一般读者看不懂的财经报道,内容再好也是“小巷里的美酒”,好酒也怕巷子深。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以老奶奶能听懂为标准,美国新闻界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即纸媒上的文本要让八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看明白。

  而要做到通俗易懂,就是要求经济记者在稿件中少用一点专业术语,远离陈词滥调,淡出公告式文体模式以拒绝晦涩。当然“通俗化”的工作非常艰巨,因为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与写作的通俗性是一对矛盾。解难之道关键在于记者要从中“穿针引线”,做好“翻译”工作,将专业问题用通俗平易的话语表达清楚。原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答记者问的内容,水准不一样的记者通过文本质量评析能见高下。

  国内某媒体报道的导语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今天在九届全国一次会议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我国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必要的,也是可实现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将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促进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美联社报道此事的导语要简洁明快得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今天说,为了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将增加投资,放宽对银行的限制并整顿金融秩序。

  美联社用“增加投资,放宽对银行的限制并整顿金融秩序”,非常清晰和经济,属于通俗化的大众话语,多数读者能够看懂并理解央行的新举措。而国内报道中的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适度快速增长”,均系陈词滥调或一些术语之类,读者读来费劲,有学习文件之感,自然没有多少阅读的兴趣。写作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记者对财经事件的理解把握不够,难以对新闻事件做出一个归纳和概括;或者是怕出错,反正有所谓权威机构的通稿,那就原文照登吧。上海的东方早报金融部主任叶矛认为,其实,把财经新闻写得通俗易懂并不难。想一想,如果这条新闻你想打电话告诉一位好朋友,你会怎么说呢?对了,就按照你在电话中说的那样,把它写下来。

  所谓报道视角就是报道的切入点和重点。就经济新闻而言同样有政府视角、百姓视角、专业视角。政府视角主要适用于党报等以宣传、指导为主的主流媒体。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要关注市民个人的生活,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市民个人决策、家庭决策提供参考,因此其报道视角更加平民化,贴近百姓。专业报刊的核心读者是行业内和关注行业发展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其报道和解析专业色彩更浓,突出行业针对性。综上有三种视角可供经济记者选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博士指出: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在日常的报道中根据不同媒体的定位选取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视角,突出不同的重点,甚至采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语言。

  《诗经?小雅?鹤鸣》中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笔者举一个外报的经典个案来谈在经济新闻中如何正确选择报道视角的问题。这张外报是法国的世界报。据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该报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发行的主要报纸, 至今不属于任何媒介集团,产权为报纸人员合作所有。1944年创办时,戴高乐要求该报“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参考价值”,读者对象为高层知识界和专业人员。这份高端主流的严肃报纸关于中国物价上涨的报道却采用了“百姓视角”,看似“错位”,实则不然——因为经济新闻是最忌讳抽象的,世界报的百姓视角达到了个人化、具体化、微观化的传播效果便是明证。请看2007年12月25日法国的世界报上的文章:《中国百姓对物价上涨越来越不满》

  12月的上海,在城南顺昌路和永年路交汇处的一家食品货摊前,女老板在向过路人不时地叫卖:“来买啊,我们这里不涨价。”然而如果有人问她,她说年初以来一斤猪头肉从12元涨到了18元。女老板从福建来上海已有6年,还梦想移民加拿大。她说:“天然气涨了10%!房租也涨了!”一位遛狗的老年妇女说:“ 特别是食用油,涨了50%!”不过她承认退休金也从950元涨到1070元。

  附近工地的一名工人,刚在摊上买了吃的,也对物价感到吃惊,不过他玩笑着说今年每天能赚100元而去年只有80元。

  附近联华超市的一名员工抱怨说,她的工资没增加一毛钱:“物价上涨?那么我只好少消费了。”店铺女老板则相信是国际价格的上涨导致中国的物价上涨。

  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物价上涨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众口一词。今年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

  新闻写作离不开数据,尤其是经济新闻。如处理不好,看了头痛,读者就会批评说“枯燥乏味”。《〈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的作者美国人威廉?E.布隆代尔强调,“我们很清楚,太多的数据无异于毒药,所以记者在处理数据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数据。”

  作为经济记者,我们应该谨慎选择数据,仔细运用数据。高水平的记者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优秀的记者会性地改造自己的数据,让这些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我们应该把它变成概数,此招可以叫做“省略尾数法 ”。比如“260万美元”要比“2,611,423美元”简单清楚得多。如果事实上是“增长了36.7%”,记者不妨写成“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是“增长了98%”,最好用“几乎翻番”来表述。

  在经济报道中,数据的处理还有以下三个“小窍门”:(1)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不要说“58,013,261名美国司机中,有14,654,231人驾驶的是”。应简单地为读者解读或“翻译”成“平均4名美国司机中,就有 1人驾驶”。切记数据应用之规律: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而数字越大,就越抽象。(2)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果须引入一系列的相关数据,记者务必仔细思考段落结构,力争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如2007年12月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的报道《中国个税起征点上调将是“众望所归”》之结尾的二小段:(倒数第2段)但不少专家认为,2000元的免税额对于北京、上海等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居民来说仍然过低,因为2000元收入在这些城市里几乎仅够维生。所以,也有中国民众提出,个税起征点应该和物价联动。(倒数第1段)中国财政部门表示,个税起征点上调到2000元,政府财政收入将减少300亿元。据了解,这相当于中国去年财政收入的1/131。2006年中国政府全国财政收入是3.93万亿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上个月底表示, 这个数字今年预计达到5万亿元。(3)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有说服力。比如2008年1月23日中国青年报经济版的一篇深度报道《手机资费:两毛钱外还有多少降价空间》内中一段“观点”:“全国政协委员朱锦林认为,从目前移动营运商的利润来看,还应该有比第二套方案更优惠的方案。他列出的数据显示, 中国移动2006年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税前和税后利润率分别约为31%和22%,电信全行业的税后利润率为19%,这一利润率超出全球很多电信运营商。他认为,电信运营业不应该是暴利行业,应让利于民,使其利润率降到15%以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